第八十六章 老将出马 (第2/3页)
有留存,却也能够让人打量个七七八八。江东孙权处也是差不多的。毕竟江东的地盘和实力,终归受限于格局上不如曹***的。
至于荆州刘备这一方,眼下的正规军自然不过八十万,还要把守这雍州,荆州,交州等等各个敏感地带,可是要知道除了这明面上的有数的兵员人手,单说荆州这一地,自刘备入主以后,可都一直在精炼了手上的兵士的同时,也给以那些乡间的贫户以及破落无边,生计无着的人,进行着一定的预备役的训练,当然最初的时候,也是本着将这些人统合起来,或是军屯,或是安抚的心思,不想这些人给平静的荆州带来治理上的骚乱,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年来,预备役的制度,在邓瀚这个穿越人士的手上,自是发挥出了像后世战争时期民兵的那种威力,当然邓瀚自是明白这个时候,还是帝王封建的时候,让人民当家作主不过是空想,不过让这些接受了训练的家伙们,多少明白些,之所以这些人能够有如今的这种安稳的生活,却是要靠他们有了刘备这么一个好州牧,好大将军,好汉宁王的缘故。
以此来调动这些保护他们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积极性,并进而推动这些人知道为刘备效力的心意。
若非如此,当年在关羽领着荆州步兵和曹军麾下的雍州铁骑混战于北原的时候,那个叫做辛二蛋的普通的一个兵士如何能够在荆州兵马败势将成的时候,散发出一个小兵的威力出来呢,当然如今的那个小兵,也都成了镇守长安的关羽麾下的裨将了。
所以说,此时的荆州方面的战争的潜力却还不曾显露出来多少。就像此次法正自是要随着黄忠领兵北上相助此时并不能腾出多少力气的关羽,当然面对着可能继续从蒲坂津涌过来的曹魏后援,以及随时可能挥军攻打潼关和青泥隘口的徐晃大军,这个时候的关羽确实也不能有再多的精力去照顾已经占据了北地的夏侯渊了。
故而此次北上,黄忠的目标理所当然的便是要奔夏侯渊去的。从南乡而北去,一路上自然道路不是那么好走,这样一来,为了保证大军的行军速度,黄忠从南乡也就不可能带走太多的兵力,当然也不会太少,眼下在南乡也有不下于三万的兵力镇守,黄忠为了能够在北上的时候,不太吃力,也要带走两万兵马,当然这两万兵马可是他从上庸之时就统领了的,和黄忠父子却也已经经历过当年与徐晃的战事,也算是用熟了手的。
黄忠这边自是接到了刘备的指令,待法正稍作收拾便一起动身去了南乡。而这边的大殿之内,像向宠这样的,被刘备制定接任去守御南乡的,也是随后便跟着黄忠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奔向了南乡。他们这里自然是行动要求迅速的,毕竟救兵如救火,虽然说如今刘备麾下的诸多地方也都通行了宽大的驰道,不过从南乡这里往北还是有些地方道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夏侯渊并发北地,已经占据了北地,想来接下来的短期内,夏侯渊既要稍微收拾一下附近的民心,继而也要在周边的地区打开些局面,至少他们这十万军马也是需要一处立足之点的。
以夏侯渊的本事,这段时间定然不会太长的,即便有中司马府,云汉货栈,等等机构以及便不再北地的预备役对夏侯渊行动的骚扰,可是终究夏侯渊所部是十万人,而这些人的力量却不是个个,因为北地一带的人口却是不多,所以对于黄忠一部,从他们出南乡到雍州这段时间却是需要他们分秒必争的。毕竟时间迁延越久,对于雍州方面的形势也就越不利了。
黄忠他们自是需要快,王平从子午谷到南乡的速度,却也不能太慢了,毕竟南乡一地也是相当关键的。至于孟达的调动,毕竟所处之地到天水有些远,不过以如今从益州的驰道可以纵马疾驰到祁山的便利,也是需要的时间不会太久。至于之所以将孟达调配到天水,一方面是天水这里关系到雍州和凉州的交接,另外却也是以防万一不测,之时,天水这里也是一个可以留作后路的地方,当然若是事情便利,从天水,顺流而下,也是极为快捷可以为黄忠,以及长安方面的后援。
另外,想来夏侯渊之所以选择了北地为其首发之所,或许便是从当年东汉建国之初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领兵西进之法,想那时邓禹领光武帝之命,进兵关中,然而当时邓禹却是持重而行,不欲速进,面谕诸将说:“不然。今吾觽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髃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宁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彻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
而今夏侯渊自是效仿这邓禹之故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