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无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无题 (第2/3页)

张飞拉入,这却是邓瀚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及有财一起发的为人处世的自保之道。

    尽管邓瀚并没有认为江东孙权的礼物有多贵重,却也从其中挑选了一些,给长安城中的孙尚香送去,而此时的邓夫人却是想去长安也看看自己好久未见的儿媳,孙女孙子,邓瀚自然让人去安排。

    以往的云汉货栈中的护卫,当然如今都化作了货栈伸向周边各地的触手,不过邓瀚如今的护卫除了有刘备制定的拜耳精兵之外,还有王越在他府中为他存留下的一些私货。

    毕竟王越也不是什么怪人,这人老了总是会希望身边有人陪着的,而今他的两个徒弟,王基和李康都已经成为了新野和樊城两处荆州位于汉水以北桥头堡的守将,而他却是还像初来荆州的时候一样,留在邓府,也算是和邓瀚亦师亦友。

    当华佗终于在一个月之后的建安二十年的夏四月赶到襄阳的时候,虽然看上去一路风尘仆仆,不过邓瀚没有从他的身上看到有什么疲惫和无神的表情,毕竟华佗虽然不会武,可是邓瀚却是明白,这位老先生根据模仿虎,熊,鹿,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而组成的五禽戏,可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虽然此时的华佗还并没有将他的的五禽戏整理成套,不过即便如此,在他的身上也能感到这套***的有效。

    先前派往许都的人手却是已经从许都返回,虽然曹***之前多少有些刻意隐瞒的味道,不过经过袁尚那一番在幽州各地的流言,却也让曹***多少有些尴尬,早些年的那股子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个性,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浮,也让时光的变迁抹去了些凌厉,而且如今的曹***这年龄渐长自然也开始需要为身后事考虑。

    不管是他想要做周文王,还是内心深处有着别样的想法,这天下的民心终究是需要考虑的。若是不加以考虑,当年他占领了徐州,遣刘备于徐州拦阻袁术北投袁绍,可是为何当刘备径到徐州斩杀了他派遣的车胄之后,徐州大地竟是竞相起兵响应刘备反了他曹***。他为何又会在占领了冀州之后,练练对袁绍的故地恩义相待,免去了冀州百姓多少的钱粮赋税,以收取人心。

    “天子有恙!”这便是曹***给予天下人一个明确的答复,然后自是有皇后懿旨昭告天下,希望诸侯能够敬奉名医赶赴许都,为国诊治!

    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刘备自是顺应诏书,派遣邓瀚和华佗两人北上许都。

    为了保证两个人的安危,刘备自是大张旗鼓,为两人的出行招摇过市,毕竟如今的华佗名声渐显,随着刘备地盘的扩大,这些上庸所在的杏林堂,却也在襄阳,成都还有长安等地已经有了分支的出现,作为杏林堂的两位大佬之一的华佗,他的名望如今也算是传扬于四方,毕竟不管你是达官贵人,又或者是贩夫走卒,是人都要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对于像华佗这样的神医,自然是无人不敬重的。

    而当得知荆州的来人居然是华佗的时候,江东孙权响应曹***而派出的名义吴普,却是不听从江东的布置,要先到襄阳再与他的师父一同北上。

    这样一来更是让华佗的名声哄传四方,未到许都,竟然是已经在许都城中上上下下,都为之议论纷纷。

    看到从许都而来的情报这般描述,邓瀚自是有些放心,“毕竟这样一来,即便是有所不妥,想来那曹***也不会想史上那般将华佗拘禁,轻易抹去了吧!”

    当然邓瀚自然不会讲华佗的性命就寄托在这些有些无力的名望之上,毕竟关键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才能得保性命的,而且他此次要求北上护送华佗,也没有想着这一去便是汉水寒,从此一去不复返的!

    故而在挑选随同去许都一游的人选中,邓瀚除了将两个早就预定了的跟班带上,还相向刘备借来了陈到,本来邓瀚想求托赵云的,不过他也知道如今的赵云已经在曹军许多人的心中了,却是不得不放弃,至于其他人,邓瀚一时间倒也没有想到,当然随行的人员中自然有白耳精兵的存在,不过要论领着这些人的头头还真不好选,

    最后刘备为了慎重起见,便让陈到随行去许都。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邓瀚也是早早的让中司马府中的人手做了预先的布置,以策万全,毕竟他心中此次北去许都,可还有不少的计划想要实现呢,不过那些都是需要时机,而之前的这些准备,也只是为了当时机出现的时候能够将他们完全的掌握。

    这一日乃是建安二十年,夏四月初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却是由诸葛亮为众人选的择一个诸事皆宜,大利出行的黄道吉日,众人却是齐聚在襄阳城的北门处相送邓瀚,华佗这一行人。

    说起来,上一次邓瀚北上的时候,他却是为免众人的担心,并没有让人相送,毕竟那个时候的他单人独骑,虽然看似威胁,不过毕竟他独自一个人,也最能随机应变,而那个时候的他,多少有些初生牛犊的无畏,对于自己的信心很足,故而跟着祖弼便随之而北行。

    而那一次的他北上的时候,毕竟行色匆匆,而那个时候的他,对于沿途之上的风色人物,以及许都城中的诸多人物看来,不过是个从襄阳而来的傻小子,单单是凭借着一时的运气做了一首还算可以的文赋,居然就被天子征辟为名士的格局。

    而这一次邓瀚却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傻小子,已经二十五岁的他,却也在这些年的表现中,让许多的人对他更是看重,当然也是的有些人对他心有愤恨。

    “师兄,你算得今天可真的是黄道吉日么?”要走了,邓瀚却是开着诸葛亮的玩笑。这些年来,两兄弟也是不能时时相见,毕竟一个在长安,一个在襄阳,不过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彼此间自是隔千里兮共明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子浩,你还不信你诸葛师兄的话,也得信我,我也看今天正式良辰美景追随,定是出行顺利,万事大吉的!”一旁的庞统却是插话道。

    “原本我还对孔明师兄的选择有些信心,不过这个时候有了士元师兄的这两句话,到让小弟的这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啊!”邓瀚自是笑闹着。

    “士元师兄且莫恼,小弟只是担心师兄宿醉未醒,偶尔说些醉话罢了!”

    “行了,子浩啊,这一去,务必小心行事!还有华佗神医,为天子诊治并非小事,还请先生珍重!虽然许都乃是曹***的治下,不过天子脚下,总会有一二忠贞之士,此去虽然不一定会万事顺利,不过即便有凶险,定然也会安然而返的!备在此恭候先生早日归来!”

    却是刘备说道。

    饮过了送别酒,和送别的诸人执手相望间,邓瀚这一众近五十人的队伍便已经走过了襄阳北上的大陆,来到了汉水之滨。

    不管如何说,此时这一行人中,最为沉稳的当属华佗,次之邓瀚。以华佗而言,所谓医者父母心,对于他来说,此次前去看望的不管是贵为天子的刘协,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在他的眼中总归只是一个人,不在乎病人的身份贵贱,华佗的关注只是在于病人的病症。正因为这样的心态,他才能专注于医患的病症,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意,才让他能够的神医的尊称。所谓的神医,并不是他自许的,而是周遭的人们对他的敬重。

    就像此时不辞辛苦,从建业而赶来的非要和荆州的重任一同北上的江东的使者吴普一样。当然此时的吴普也不是孤单一个人,随同他而来的乃是江东的吕范。

    对于吕范,这位当年给自己做过媒的尊客,邓瀚自是尊敬的,尽管时过境迁,刘备和孙权之间也是多有战事,不过对于那些对于自己有过恩义的人,邓瀚还是很礼貌的予以尊重。

    从襄阳北上的这一条路,吕范自是没有走过,当然邓艾和周不疑这两个家伙也是没有经行过的,倒是华佗曾经四下里为人行医治病,还有陈到本来乃是汝南出身的人物,走过这些地方,故而这一路上的行程全交给他来处理。

    邓艾虽然也是荆北出身,不过多年没有回过这一边,此时的表现也是极为惊喜的。

    过了汉水,自然是樊城,此时的樊城守将李康却是早就在汉水边上迎候这邓瀚一行人,却是非要让他们在樊城休整一番再走。

    邓瀚问过一众人的意思,大家伙见李康的心意和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