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何处可往(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何处可往(下) (第2/3页)

的那份儿小小的知遇提携,以及对于郑度这类人和他们的筹谋早就没有了什么冀望。

    就当邓芝要作答的时候,那殿内却是传出一个略带些喘气的声音,“是孤让他们不要掌灯的”

    听的刘璋的声音,刘循倒也不再为难邓芝等人,却是几步走向殿内,“父亲,你可有什么不适啊?”从刘璋的声音中,自然能够听出其中气的不足。

    一面让人去掌灯,刘循自己便去靠近去,竟是发现刘璋居然枯坐于地,已然发白的头发,孤零零的打散垂下。

    从刘璋嘴里呼出的酒气让刘循也有些难忍,不过此时的刘循也顾不得那么多,趁着此时已然点起的灯火,刘循也是能够看出,刘璋此时神情有些不对,脸上自是泛着一阵儿的潮红。

    “来人,去叫医官来”

    “不用了,只是心中有些事情想得有些过了,坐在地上有些凉,让人去给孤弄碗姜汤暖暖就好”刘璋吩咐道。

    “父亲,可是为了孩儿日中说的那些话,才这般忧思过甚的”刘循问道。

    刘璋没有当即回口,只是身形微动间,既像是默认,又像是否认刘循的言语。

    似乎大殿内沉寂了好久之后,刘璋才开口说道,“循儿,可曾有埋怨过为父的不作为?”

    “不曾”

    “可曾以为为父太过无能,坐拥益州天府之国,物富人丰之地,居然不想着在乱世之中有一番作为?”

    此时的刘循却是略显迟疑。

    “为父也自知,这是我的秉性如此,不好刀兵,不治兵事。”说道这里刘璋也是稍稍的停顿之后,才对刘循低声道,“循儿你或许也曾听闻过吧?”

    刘璋这猛然低声的一问,刘循也有些不知所云。

    “当年你祖父缘何选择益州为牧,只因曾是得闻益州有天子气的谶言。若非如此,想来我们都不会背井离乡,远离朝廷到这偏远之地,汉夷杂居多处的益州的”

    刘璋的这话当然让刘循心中一动。

    既然刘璋这般说,也就是说明他自己对于更进一步的渴望并不是没有。

    “想当年,为父自接手了益州,也曾有过豁出去的想法,虽说我性情不喜刀兵,不过若是有望进一步,为父也可以效仿当年高祖,任用一班贤臣,猛将为我驱使天下的”

    “可是就在那一年,如今想来或许是天意使然,就是在刘备离了汝南,依托当年刘表,屯驻在新野的那一年,为父却是鬼使神差的暗地里去了一趟城西的峨眉山”

    “哦”此时的刘璋像是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刘循也不阻挡,任他慢慢的回忆。

    “当为父赶到峨眉山下的时候,却有一阵异象丛生,先是有雷霆轰轰于青天白日时响起,继而那峨眉山上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给炸开一般,发出一阵隆隆巨声。当世为父心下称异,自是循声而往,终于在攀至峨眉山半腰山上的时候,见到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

    “那道士,见我的第一句话,没有言说什么,就道,原来是益州牧来此啊”

    “那人怎么会知道父亲你的身份呢?”

    “是啊,我也心疑丛生!不过那人却道,呵呵,大人不必疑惑,老道,本来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天意将大人召唤到此,老道不过恰逢其会而已”

    “那道士这般说让为父更是不解,自然相问究竟那道士说,益州的天子气如今依然渐散,大人切不要自误啊”

    “见来人竟然这般神异,我更是不解”

    “老道本名左慈,不过是行走山林,一心修仙,不理会世间事,而今既然与大人相遇在此,就指点与你几句”

    “高祖建邦,绵延四百,而今分崩,难建难安”

    “三分帝气,五方归元,本数尔曹,禄马食既”

    “北冥托日,朝水方兴,龙凤呈祥,昭烈浑天”

    “说完这些那人便疏忽不见,倒是临走时,又对我说了一句,天数既定,可不要误人误己,若是有缘,他自会与我相见,到了那是,若是我有什么求仙了道的心思,他还愿意指点于我”

    “那后来,父亲可曾明白那人所言的偈词?”刘循这般听刘璋说来,竟也有些惊异,毕竟此时的人们都相信这些神异。而刘循也时常与成都城外的有名的相士张裕处求解,不过所得者不多而已。

    “原先为父,也不曾明白这其间的事情,不过这两年无心政事,于无所事事的时候,竟然察觉到这几句话中有不少和天下大势暗合”

    不待刘循言辞,刘璋续道,“当今的年号便是建安,而第一句偈词中,便有天下分崩离析,难建难安的话语,却是事实,虽说那时候天下事情多有象征,各地诸侯并起却也算的分崩之语”

    “而后说什么三分帝气,五方归元,想来也是说可能承继我大汉国祚的,本数尔曹,为父思来想去,便是指那曹操,想那时候的曹操,败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