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首战(三) (第2/3页)
落。
若说这个羌人其实非常倒霉。羌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传说其始祖为炎帝,形成于青藏高原(现代所指的青藏地区。在唐朝所指的应该是吐谷浑和吐蕃),姜姓便是羌人部落其中的一支(若是全部的话,应该早就融入华夏民族了)。姜姓在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可是非常煊赫的大姓,出了不少名人。周时的姜子牙便是源自姜姓,这一支姜姓后来主宰了整个春秋时的齐国。
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一部分羌人(如以姜子牙为代表的姜姓羌人)融入了华夏民族,而另外一部分羌人则继续发扬民族扩张精神,与更偏远的民族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以游牧为生的新的羌人。比如五胡乱华时的氐羌、西羌,后者更可分为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沈氐羌、虔人羌、牢姐羌、卦养羌、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当阗羌、滇那羌、黄羝羌等几十种。另外,党项也是羌人的一支。
羌人是非常团结的。李道彦在阔水攻击党项人,结果被党项人打的大败,不得不退守松州。高甑生也在草原上与羌人交火,估计党项附件的羌人都去打李道彦了,所以没人来抵抗高甑生。高甑生这次对羌人的作战获得了胜利。
虽然高甑生对羌人的作战获得了胜利。四月底,高甑生率部精神抖擞地来到鄯州大营时迎接他的却是李靖的一番训斥。李靖从大局方面对高甑生贪图小利的做法予以了严厉的批评。
羌人和吐谷浑不同,羌人远在吐谷浑人没迁徙到此前就在青海地区生活了多年。吐谷浑迁徙到此后,羌人又倍受吐谷浑人的压迫。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羌人与吐谷浑呈对立姿态,对大唐来说属于应该争取的对象。然而,高甑生的所作所为(也包括李道彦,只是李道彦没能赶来只好让高甑生代他受过了)完全背离了李靖的主张,与羌人交恶,将羌人推到了吐谷浑人那边,使得西北局势出现了变数,无形中增加了唐军的负担。按这样说李靖批评高甑生已是非常宽容了,若是换了别人,如侯君集,少不得要治高甑生的罪。刺史又能怎样?只要是归李靖管辖,想要治他的罪还不简单的很?
高甑生被李靖训斥了一顿,又被勒令留下来看守大营。看守大营这事吧,说清闲也清闲,说重要也重要。说它清闲是因为这个职务不需要上阵杀敌,只需要粮草辎重安排好的就行。说它重要是因为打仗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后勤补给,如果后勤不济,再强大的军队也坚持不住。从长安到鄯州大营的后勤供应李潜已经理顺了。从鄯州大营到大军驻扎地之间有后军专门负责押运粮草,所以高甑生只要不是白痴就能按部就班的保障好后勤供应。当然,如此一来高甑生就没什么功劳。
自贞观年以后,大唐对外大规模用兵一共就两次。一次是对突厥,第二次便是这次征讨吐谷浑。其他用兵不过是平叛平乱之类的小打小闹,所立的功劳根本上不得台面。高甑生这次能在讨伐吐谷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