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六七章 肃州见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二六七章 肃州见闻 (第1/3页)

    二六七章    肃州见闻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便到了贞观七年。两年多来,驿唐钱庄在大唐境内遍地开huā。所有驿站所在之处皆可以办理银钱汇兑业务。北到草原,南到jiāo趾,东到大海,西到西域,只有是大唐疆域所在皆有银票流通。毫不夸张地说,银票已取代铜钱和财帛成为大唐最具变现能力的货币。

    贞观四年,驿唐钱庄不记名银票的累计发行量(记名银票因为是有存有兑所以其数额并不具有代表xìng)为二十万贯,贞观五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一百万贯。到贞观六年,不记名银票的发现量突破了一千万贯。到贞观七年,不记名银票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两千万贯。

    不记名银票发行量的jī增一方面是由于钱庄有目的地增加不记名银票的投放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记名银票具有兑换率固定手续费固定优势。手续费方面,无记名银票在发行时就规定兑换费用为千分之一。而记名银票即便是享受甲等优惠条件手续费也要千分之二十五。仅从手续费方面来说不记名银票比记名银票就贵了二十五倍。

    不过,为了限制不记名银票的投放量(单从有续费方面的优惠而言就不知有多银票想要变成不记名银票了),驿唐钱庄规定任何一笔汇兑业务兑换不记名银票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兑换额的一半,具体数额不超过一千贯。也就是说即便你拿一百万贯进行汇兑,其中不记名银票的数额也不能超过一千贯。之所以限制不记名银票,是因为不记名银票具有和钞票一样的功用,能够增加货币的流通量,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会造成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从而造成通货膨胀。虽然在现在这种流通不是特别通畅的环境下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刺jī经济的发展,但局部的通货膨胀时间久了会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而且还会影响钱庄业的整体运行状况。所以,李潜一直刻意限制不记名银票的流通数额。

    贞观七年,三月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长安就有了这个踏青的习俗。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这天,无数王孙贵胄、富家公子以及良家子弟皆趁着杨柳依依chūn光明媚,邀上三五好友去长安郊外游玩。当然,赏景游玩只是这些年轻人外出游玩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一天长安城无数正直青chūn妙龄的大家闺秀、xiǎo家碧yù也会叫上几名同龄伙伴一块去长安郊外游玩。

    在这一天,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如果互相之间有看对眼的会趁这个难得的良机sī定终身。当然,如果少男少女的父辈之间没有恩怨纠葛或者没有其他别的想法,一般都顺水推舟同意儿女的选择结为秦晋之好。但若是他们的父辈之间不对付,往往会谱写一曲dàng气回肠的大唐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只不过与原版不同的是,大唐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往往都会以喜剧结尾。因为大唐开放的风气使然,扮演朱丽叶的少女大多会在三月三之后珠胎暗结,让她的父母哪怕心中有再多不甘,也只能捶xiōng捣足的自认倒霉,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这门亲事。

    如果说长安城的三月三是上演làng漫爱情故事的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