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太岁头上动土(一) (第2/3页)
决心起兵也为了解决李渊的寂寞,故意把李渊灌醉留宿晋阳宫,当时陪睡的就是张婕妤。李渊起兵后立她为妃对她极为宠爱。李渊登基后曾想立她为皇后。然而窦皇后的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长子李建成已被封为太子,次子秦王掌控了大唐几乎半数的兵马,四子李元吉手上也有不少兵马,可以说他们三人的翅膀都已经硬了。而且他们三人虽然内部有不少矛盾,但在立张婕妤为皇后的问题上态度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绝不同意。面对三人的反对李渊也不好一意孤行只能放弃了立张婕妤为皇后的念头,让她以婕妤的身份管**事。
张婕妤虽然没被立为皇后但因得到李渊的宠爱,除了没有皇后的名分外所有待遇与皇后一样。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也称呼她为姨妃而不称封号,足见她的地位多么高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婕妤受到李渊的如此恩宠,自然她的父亲、兄弟也肯定沾光。李渊登基后她的父亲兄弟皆封了爵恩赏极厚。张婕妤的父亲张国丈原本是小户人家出身没什么根基。富贵之后别的没学会倒把勋贵的嚣张跋扈学了个十足。只是张婕妤受宠,别人都不愿触李渊的眉头对他家敬而远之。就连裴寂也对让张国丈三分。张国丈更是不知收敛仪仗张婕妤在长安横行无忌。武德四年发生的夺田事件便可窥一斑。
事情发生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以后。按照惯例,大胜之后要封赏有功将领。淮安王李神通(李渊的堂弟)看中了一块良田向李世民求赏。因为李世民当时已经担任了陕东大行台尚书,在行台管辖范围内有专断之权,无须向李渊请示汇报,便做主赏赐给了李神通。后来张婕妤的父亲张国丈也看中了那块地,通过张婕妤向李渊求赏。张婕妤的枕边风一吹,李渊立刻下诏将田地赏赐给张国丈。张国丈拿着诏书去要良田,李神通自然不肯。张国丈回到长安告诉了张婕妤。张婕妤向李渊吹了吹枕边风,说什么李世民明明知道陛下将那良田赐给了国丈却从国丈手中夺了田地赐给李神通,他这样做根本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云云。李渊勃然大怒,将李神通叫回来大骂一通,勒令他将田地给张国丈。然后李渊又训斥了李世民一通。李世民明知道是张婕妤在背后捣鬼却也无计可施,只能说服李神通退回了良田。
若说这件事只是家事(毕竟李神通是李渊的堂弟,老丈人和堂弟之间当然是老丈人更亲近一点)的话,那另一件事则更说明了张国丈的跋扈。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有次杜如晦回家骑马路过张国丈门前,张国丈认为杜如晦路过门前不下马(事实上过门下马必须有陛下的诏命或骑马人出于对这家主人敬重才会这样做),率领仆童上前不由分说便将杜如晦暴打一顿,将杜如晦打伤。姑且不论杜如晦是不是李世民的亲信,单说杜如晦本人乃是长安非常有声望的名士,无故暴打名士肯定会引起民间的非议。张国丈事后也想到了这点,心生畏惧连忙让亲信去见张婕妤,恶人先告状反说杜如晦暴打了他一顿,将他打伤。
张婕妤马上向李渊吹枕边风。李渊一听这还了得,立刻叫来李世民责骂,“你身边的人竟然连我爱妃的家人都敢欺负,那普通老百姓岂不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你怎么管教属下的?”
好在李世民已经接到了消息,回答道:“不知道张国丈伤的重不重?臣是不是先和宫里的人一到去看望他?顺便带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