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守慎(二) (第2/3页)
是这种信仰与回教、景教等相比算不上宗教信仰,大明的这种宗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继承传统或是精神愿望,宗教并没有涉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明有一种共同的哲学信仰;那就是以儒家为主的哲学思想,不管与否,人们都必须承认,大明百姓遵从的言行和道德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还有黄老道学、墨学等各种思想掺杂,正是这种哲学信仰,使得华夏历经磨难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明,而正是这种哲学信仰成就了华夏神州的凝聚力。”
严守慎写完了之后,不由长舒了一口气,做为一个大明新派学者,他从小就在儒学中熏陶,但是并不认为儒学就是真理,尤其是经历了刘浩然执政大明以来多次的思想大反思和辩论以及对古希腊等外来文明的介绍,严守慎更加意识到固执于一种独尊思想是非常危险的,他认为一个有思想的学者应该是从各种人和外来思想中涉取有用的东西,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正是由于他持有这种观点,出身苏南的他为江南理学派所不容,却也是其能够被授予南京大学教授的重要原因。
严守慎看了看,一直犹豫着。他不知道将这篇文章投回国内后将会引起怎么样的后果,尤其是在这种复兴春秋百家的敏感时期,虽然这篇文章并没有涉及到百家和儒家之争。但是涉及到国家国策问题,也足以让某些人拿来做话柄。现在他身边又没有同行学者和好友帮忙参谋,思量之下,只好去向交情不错的陈孝林问计。
陈孝林看完之后道:“严教授,虽然我不是完全懂,但是我感觉很有见地,至少是一种反思。我记的在军校培时听皇帝陛下说过。军人不仅要学会打仗,更耍学会反思,只有这样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才能知道该如何避免失败争取胜利。
严教授,你是文人学者,更应该为大明反思
严守慎听到这里,不由神情肃妥地点点头,“大都督,你的意
陈孝林似乎看出了严守慎的疑惑,笑着建议道:“严教授。不如这样,你可以改一种方式,改为游记,将这篇文章改为你在锡兰岛所见之后的感叹,这样更有说服力。而且就算不合某些人的意,也只会被当做一种胡思乱想,难道胡思乱想他们也不允许了吗?”
严守慎不由也跟着笑了,“大都督所言极是。”
说做就做,严守慎立即回屋,将整篇文章进行修改,先讲述一些锡兰岛的所见所闻,详细描写了锡兰岛民族冲突的惨状,然后有感而。严守慎还为其拟了标题:《锡兰游记之一》。
将这篇游记寄出去之后,严守慎反而放下心来,什么顾忌反倒都没有了,他觉得浑身上下都轻松了。
严守慎又找到了陈孝林。这次他是来表示感谢的,感谢他在事乱时玄还想着派兵保护他。
“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是一位教授在我辖区出事了,我会被皇帝陛下骂死的。”陈孝林笑着说道。
“大都督,现在事态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陈孝林不由凝神肃穆,他摇摇头叹道:“冲突已经快两个月了,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死伤人数已经过十万。我们的侦骑队经常看到全无活人的村庄,而这其中以僧伽罗人为主,几乎过了一半。”
严守慎也不由叹了一口气,僧伽罗人人口多,相比泰米尔人和穆
“大都督,那我们该采取行动去阻止这场悲剧了。”
“还不到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是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根据情报,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正在集结他们的水师,准备找我们报仇。只有解决了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我们才好腾出手来解决锡兰岛的问题。”
严守慎开始的时候还点点头,但是他越想越不对,对付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水师,大明海军的舰队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