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巡之回京 (第2/3页)
文章中,太平学派的文人们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即有批判又有接受,然后又和性恶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建立秩序,而这种秩序由于人性有恶,所以光靠自觉的道德去约束无疑是让狼牧羊,必须用法治。“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意思也就是说,圣人治国的方法不是依靠人人为善,而是使人人不作恶。一国之内为善的人不计其数;使少数作恶的人不再作恶,天下便大治了。君王治国,是依靠众人的力量并使那少部分作恶的人除恶。所以不要老是着眼于提倡好的道德,而应致力于建立防止作恶的法律条文。
看到这些太平派学子们出手了,刘焕章也意识到什么了,于是便保持沉默。于是那些江南学派的文人只好自己出手,与王宜循代表的北方学派和太平学派争锋相争。
看到刘浩然将手里的报纸放下,端正和色地看向自己,刘焕章瞄到了那版报纸上的标题,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赶紧言道。
“父皇出巡一趟,天恩广泽,只是看上疲惫很多,父皇当保重龙体。”刘焕章斟酌着词句说道。
“疲惫是有的,不过收获也很大。不谈这些,你这些月监国,可有收获?”
“回禀父皇,儿臣到今日才明白父皇建立大明基业的艰辛。儿臣只是监国数月,已经觉得力所不及,而父皇却将大明治理愕如此兴盛,这份操持。儿臣今日才深深体会。”
“丰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实际这其中掌握火候却是最难的。”
“当年我与三位义兄在定远起事,手下有数百号兵马,开始时为如何管治这些人头疼不已。我乃草民出身,又没有读过什么。后来我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听到父皇在传授自己的治理心得,刘焕章不由打起十二分精“;心听权来乃不管是谁哪怕对刘浩然不重理学有意必,口万依然敬佩他几乎是白下这么大一片江山,还将其治理得十分兴盛。
“我先去当一名什长,只管十余号人。这个时候我觉得游刃有余。我只需要用心琢磨这十余人的喜爱优劣,对症下药,一一让他们对我心服口服,自然便得到了拥戴。成了合格的什长之后,我就提拔自己当哨长,管三什人。这是我觉得有些吃力,因为多了二丰多号人。还有三个什长。我现在不能时时去直接管治士兵,而是必须要关注什长。”
“于是我就教三个什长怎么样去管好各自手下的十余号人,如何当一个合格的什长。
教好之后,我再去与士兵们交心。知道那什什长当得好,那什兵练的不错,这一什将是我这一哨的主力,而那位什长将是我最好的助手。”
“接着我再去当队正,我再教各哨长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哨长,如何去管好各什。就这样,我一直当到了都营,这时我现,我可以轻松地管理全营数百号人。按照这个方法,尽管我的手下越来越多,我却觉的管治起来并不难,直到我当了皇帝。章儿,你明白了吗?”
“各尽其职,各尽其才。”刘焕章犹豫一会说道。
“此后你自己慢慢体会吧,这里面还有很多玄机和微妙,一时是说不清楚的。”说到这里。刘浩然正色道:“章儿,你是储君,将来是大明的皇帝。作为君主当然要广听意见。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为君者重在决策,故而要明、果、决。明。就是广听意见,反对的也要听。赞同的也要听,事情总是有利有弊,你要做的就是尽量让利大于弊;果,就是决策要果断,不要犹豫,也不要动摇,但是现错误也耍及时改正,不要拘于脸面,该前行的当前行,该拐弯的当拐弯,甚至当转背后退时也要当机立断;决,则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你要明白自己做事的目的,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果。”
“儿臣牢记父皇的教诲。”
“对了,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