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与基督国家的外交关系 (第2/3页)
种人才全部在海军民间几乎没有毕竟大明海军还是比较年轻还没有那么多退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拥有武装商船的大商社通过各种关系向海军求助。最后刘浩然出面调解让商社可以聘用海军的军官和水兵以操作武装商船而海军也急需一个渠道去培自己的人才完全可以将海军军官学堂和入伍不久的新兵派遣到武装商船上去不仅可以继续实践培海军还可以省掉了一笔人员的薪水和费用而且为了获得海军的大力支持商社不仅全包这些官兵的薪水和各种津贴、奖金还允许这些武装商船在必要时参与海军的军事行动并保证积极响应海军的征召。
而对于商社来说这是件大好事这些被雇佣的海军官兵相对于那些在军舰战船上服役的官兵来说的确是“新丁”但人家好歹是经过系统学习和初步记练的专门军事人员与民间的船长水手不可等同。有了这些海军官兵操纵武装商船商社虽然比雇用民间人士支出多了不少。却少了一笔不荼的“护航舰队”费用总费用还省了不少。
但是这种含糊不清的联合体引起了不小的非议在不少“士大夫”心里大明商人不仅拥有了雄厚的财力。现在居然还间接控制了一支海军力量这如何得了?不过刘浩然当然是力挺这件事情得了好处的海军也坚决支持这件事情并出面解释武装商船的海军官兵虽然雇佣于商社但是绝对不会听命于这些商人。他们的管理权在海军部指挥权在枢密院。
此事另一得利方商社也不是的闲之辈能够拥有武装商船的商社个个都背景强大。与数百万计的大明6海军将士、大明大小司政官员、大明工商业雇员劳工“福利”息息相关的各基金会是其最大的股东其余的股东还有皇室、阁部要员、高级将领、各大学研究所等这些势力纠缠在一起就不是那些只有名望却无实权的“士大夫”所能抗衡的。而周祯的担忧只是怕又一次引起非议。
“无妨此事肯定会有人出来吵闹的不过在巨大利益之下多数人是不会放弃的。
刘浩然摇摇头满不在乎地说道“何为为国谋利?国利不是什么万国来朝而是实实在在的钱财。有了钱财我大明子民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了钱财我大明6军就可以装备更多的火器捍卫国土收复失地重复汉唐雄风有了钱财我大明海军就可以造更多的战舰远渡万里将天下的财富汇集到我大明囊中。所以说只要商人能为我大明聚敛财富增加税收我们就支持!军队的作用不仅仅是保家卫国开疆扩土更要为我大明国利民益保驾护航!”
“陛下所言极是臣附议!”李善长第一出来说道他跟随刘浩然多年对其那一套施政思路早就摸透。要不是这位主公“敛财。有方大明能有今日之强盛吗?他执政越久就越能体会道当日刘浩然所言大明北伐征讨北元不仅是尽大明一国之力而是聚高丽、日本、南海诸国之力。要不是日本的铜、黄金、硫磺占城、越陈的粮食以及高丽、吕宋、印度、瓜哇等的的众多资源被大明用贸易顺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国内大明如何能支持耗费巨大的北伐如何支持旷日持久的北方诸省的民生恢复如何能把北元耗得奄奄一息?
汪广洋一向以李善长马是瞻马上也出言相附周祯、陈遇只是默然了一下相继出言相附他们身为丰枢大学士自然也和李善长一样着清楚刘浩然施政的青华所在。
“既然如此内阁出文招募商社出钱出船打通泰西海路我这边会和枢密院、海军部商议他们出人也出船收益均分。”刘浩然断然地说道“暂且定下武装商船五艘护航舰三艘警戒快船两艘。”
“陛下这船是不是少了些?”李善长有些困惑了按照刘浩然的一贯做法既然决心去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打通泰西海路是为了商业收益关键在武装商船上护航舰和警戒快船只是起探路、警戒等辅助作用。
“此事风险大收益大赔钱的可能性也大第一次出航只是探路而已要想赚钱海路开通后有的是机会。再说了船多了我怕吓坏了那些泰西的国王们”。刘浩然夫笑道。
凭借大明海军现在的实力一支舰队以一到两艘一级战列舰为旗舰。四到六艘三级战列舰和十艘巡洋舰为主力辅以若干艘护航舰、警戒快船按照一些报刊所言有“灭一国之威”真要拉一支这样的舰队到欧洲去那些什么法国国王、英国国王、教宗真的会因这来自东方的巨大军事压力而受刺激恐怕会恰的其反所以刘浩然准备先探探路。摸摸那边的底细再做打算。而且刘浩然想先在欧洲大6之外找到合适的停泊地例如什么离大6不远的海岛作为大明在欧洲的桥头堡有了这些基地大明海军在欧洲诸势力之间周旋就游刃有余了。
过了几日格列西列做为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全权代表正式向大明外务部递交了国书要求法国与大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节。然后他得到了大明外务部的正式答复只要带回去让查理五世签字认可大明和法国就算是正式建交了。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