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四章 陈氏兄弟(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四章 陈氏兄弟(三) (第3/3页)

以为然地挥手道。而陈孝闰却在一边沉默不语。

    英士珍和王增居都知道陈孝闰的性格。也不放在心上讽一续说了些刚才的话题提起素离不花的狼狈和无可奈何又是一阵大笑。

    陈孝闰心里暗自叹息大敌当前做为大都南线总指挥的吴士珍却专心于夺兵权虽然从素离不花将兵马拿回来是必须的但是也用不着如此得意呀难道吴大人一直自诩不已的文韬武略就是这些东西?现在最要紧的是整顿兵马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在陈孝闰的心里全力应付东路明军不是明智之举既然知道他们起着牵制作用吴士珍还将主力用于对付他们这岂不是让明军达到了战略目的?

    陈孝闪与东路明军交过手他可不认为这些人那么容易就被赶下海去。只要元军主力被纠缠在这里南边的常遇春和丁德兴两部就会压力大减到时就怕东路明军没被赶下海去元军反而成了“肉夹馍”被三路明军挤压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到时明军人多势众、火器犀利的优势就能挥得淋漓尽致。

    但是陈孝闪不敢说而且也知道说了没用。他跟随吴士珍多年。知道这位进士老大人最自负的就是文韬武略自己只是他最器重的一员猛将而已只管领命打仗就是运筹帷幄的事情就不需要他这个武夫来

    了。

    笑谈了一会吴士珍回过头来继续交待陈孝阅:“孝阅素离不花交出的赃款你全部放下去然后择出精锐再以七千骑兵为主迎击东路逆军。”

    “是的大人只是诸地军马整顿下来应该有步军三万其中精锐不过一万余人再说了素离不花大人吐出的赃款不多恐怕难以惠及全军。”

    吴士珍点点头陈孝闪说得都是实话海津等地的军队是怎么一个样子他心里也有数能挑出一万精锐已经很勉强了。而且素离不花不可能将全部赃款全部吐出来交出这部分钱都已经肉痛万分了再多就没有了吴士珍也打定主意不愿逼他太甚。

    “这样吧钱财粮饷侧重照顾精锐和骑兵此战主要是靠他们。打仗嘛难免有轻重缓急和牡牲你斟酌就走了不管如何你务必要迎头痛击东路逆军挫其气焰。”

    陈孝习艰难地点点头吴士珍的话已经点出那些“非精锐”军队是拿来“牺牲”的既然如此。临战前给几口饱饭就好了其余也不用多给了。陈孝闰也知道自己又何尝不是吴士珍用来牺牲的棋子呢?

    待陈孝阅走后王增居有点担心地问道:“大人陈孝闰能顶得住吗?”

    “陈孝闰跟随我多年我对他又有救命之恩他定会用心去做的而且他勇冠三军手里的功夫不低。应该可以好好教一番东路逆军。”

    说到这里吴士珍叹息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而今国事艰难须的多绮重他们了。”

    “大人现在逆军步步紧逼大势不妙啊!”被吴士珍提起了话题。王增居也忧心重重。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只能尽心去做吧。”

    “前些日子有两个同窗旧友写信来劝我归降被我回信斥了一番。可是战事糜烂我担心就是洒尽忠贞热血也难以逆转。”自从北伐后大明军情司也频频活动招降元廷汉臣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行动。不过看来对王增居、吴士珍的劝降是无效的。

    “是啊”吴士珍也叹息道。“我真想不到刘浩然等人一介草莽。怎么能闹出如此动静?还有江南那些文人怎么全忘了圣贤教诲的忠孝廉耻!”

    “江南文人少骨气他们期哼浩然势大于是就依附过去。大人。你看看刘浩然都干了些什么?重商轻农罢黜儒家歪解理学邪端异说大行其道长此下去当何以堪!”

    “唉!异途成事迅可一蹶而就正道虽为至理可是行事艰难。难以成。刘浩然以异途为重图快而弃岳虽有捷利却是遗祸后世江南文人怎么就不明白呢还在为其摇旗呐喊真是让人叹息!”

    “大人不过逆明打出的国家民族大义的旗号却是很能盅惑人心我听说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诸多文人世家已经开始接受逆明是王师行的是光复中华恢复正统的义事。”

    “这些人是趋利避祸而已看到逆军势大骨头便软了。圣人的夷夏之辩岂是逆明所言的那回事?天子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制理学尊圣人。比前宋还要做得恭敬。既然归了华夏脱了蛮夷又何来的夷夏之辩?应该是顺应天命的正朔天朝!那些文人世家怎么就没想明白呀!”吴士珍忿忿道。

    “是啊像大人这样深明事理的君子现在是越来越少了。”王增居感叹了一句“听说刘浩然准备去曲阜圣庙去拜祭圣人。”

    “唉不能不说刘浩然逆贼收买、盅惑人心的手段还是很高明的。”吴士珍默然了许久最后说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