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七章 御前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百五十七章 御前会议 (第1/3页)

    1o678帝国的荣耀

    习历示年四月初刘浩然在内阁议事厅召开了御前仓佞“六增到大明的中枢会议一般分为四种。最高级别的就是御前全体会议也就是刘浩然参加李善长主持的全体军政要员出席的会议内阁大学士、各部诸尚书和众侍郎、枢密院知院和众同知、枢密院各司都司和副都司、典军镇抚署镇抚都使和副都使、按察院诸按察都使、都察院都察御史和副都察御史、廉政公署专员、应天府知府、监察局都事等军政要员全部参加翰林院正卿、弘文院学院院士、格物院学院院士、国史馆掌馆院士等人列席以便咨询总人数怕有上百人如果遇到三年一次的各省主政述职人数还要多所以御前全体会议也被称为大朝会。这种会议的内容就是制定重大国策、审核年度政务报告和财政报告、重大人事决定等事项。

    下来便是御前会议参加的人不过是内阁大学士、直学士和枢密院知院同知一般讨论的是稍重要的国策和人事决定。称之为小朝会。

    再往下便是内阁会议内阁会议也分全体会议和常议会议。顾名思义内阁全体会议就是内阁各部主官、副官、监察局都事加上重要职能司的都司出席的会议讨论重大的政务决策、从六品以上正三品以下的人事决定、年度政务和财政报告初审等事务。内阁常议会议就是十几位大学士、直学士关起门来开会。一般都是讨论内阁一般和日常政务决定、人事决定人选确定等事项按照刘浩然所知的一句时髦的话就是“局会议为“内阁全体会议定调子。为参加御前会议统一内阁意见。”

    至于刘浩然与大学士或部分直学士等人少数人议事那顶多算是通气会主要是与几位大员把议题和大方向确定下再放到正式的会议上正式决定下来。

    今天所召开的正是有大朝会之称的御前全体会议。原本这种会议一年到头也不过就召开十来次只是由于刘浩然即将御驾亲征参加北伐了。这一去估计一两年是回不来的。所以临时召开这么一次会议把很多事情决定下来。

    说到刘浩然御驾亲征国史馆的几个院士还有礼部几名名士出身的要员心里总有些不甘。当初刘浩然定下御驾亲征的调子后这些人纷纷上表谏言劝阻刘浩然不要以万金之躯以身犯险可是刘浩然将这些上表一律留中也就是不采纳他们的意见。

    这些人反而闹得更厉害上表一封接着一封让刘浩然郁闷不已当年我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网络时那些作者们怎么没有这么更新快。不过刘浩然还是那一招留中不。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刘浩然“独创。的处理军政事务的方法如果内阁、枢密院、按察院、都察院等军政有司部门上表请求他决定什么事情如果被留中那就意味着他同意了你们看着执行就好了;如果不同意刘浩然反而会批复意见下来让有司进行修改。而除了这些有司部门例如那些名士出身的大臣以个人名义上表刘浩然如果觉得可行一般都是批一斤小“阅”字转到相关的有司让他们采纳意见具体施行如果留中也就意味着他不采纳只是给你们一个面子不当面驳回来而已。

    那些劝阻刘浩然御驾亲征的名士两次上表被留中依然不死心继续闹腾甚至有古板的名士准备“死谏”以全“为臣之道“可是刘浩然依然不为所动。看到皇帝态度异常坚决那些名士反而自己退缩了。他们很清楚这位陛下的个性认准的事非常坚持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是挡不住他的不要说死谏你全家上吊也没有说不定他还会让人提前给你准备好绳子。不过似乎他坚持下来的事情都能获得成功。并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看在他以往的“历史表现”上这些名士们也就忍了。毕竟刘浩然算是一位很能容忍、对臣属非常礼待的“明君。”撕破脸皮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李善长、冯国用为带着众人向刘浩然拱手行礼。按照礼部制定的朝礼臣子们是应该要向刘浩然跪拜行礼的可是刘浩然“体恤”臣子每次都是优待免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例拱手行礼了事。

    行礼完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