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北伐(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北伐(一) (第2/3页)

也速一降,大都震惊,随着扩廓帖木儿大军日蔓逼近,元帝和近臣合谋,于十二月刺杀了孛罗帖木儿,迎元太子和扩廓帖木儿入都”,听到这里,众人不由一片喘嘘,想不到元廷内斗居然如此激烈,不仅臣与臣相斗,就是元帝父子也是刺刀见红,如同仇人,大家也对田六的“演义”表示了由衷的敬佩,认为他讲的比得上那些大学的学子,田六激动地满脸微红,刚才他一番话有一半也是听来的,否则就凭他扫盲班出来的学识再如何看邸报又怎能将这件事的原委弄明白呢?不过自从他扫盲班结业以后便认为自己是个“文化人”了,平时里与那些学子等学问人交谈也没有那么胆怯了,所以也听到了不少典故和东西,受到大家赞扬的刺激,田六越发的卖弄起来,大谈扩廓帖木儿的野史,说其母是色目人察罕帖木儿一脉不算正宗蒙古人,父亲,汉人,打仗如何神勇等等,接着又谈孛罗帖木儿的野史,说他同察罕帖木儿一样,是元廷少有的几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曾随同父亲跟武烈王所部作战过,曾经在父亲落马时救助父亲,步战至深夜:更回营云云,听的众人又是感叹连连,周围五六桌人都被吸引地围了过来,“应该说一山难容二虎,元帝父子相争,君权旁落,下面的大将们自然也不甘示弱”,田六最后发表了一番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总结,众人回味了一番,张才砸吧着嘴巴说道:“数子们内乱起来了,咱大明不,正好举兵北伐吗?怎么还不见动静啊?”

    “怎么没有动静?”隔着一张桌子的一个人忍不住出言,他一口湖广口音,一看就知道是那边过来的商人,“我在武昌坐船下来时,只看到一船船的军队在过江,好家伙,起码得有五六万”,    自从刘浩然平定湖广、福建、两广之后,便开始迅速对这些地方进行恢复,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地都基本上安定下来,而在剿灭各地残余叛军的同时,这五省也开始征召青壮入伍,编练守备军‘训3,一。甲甘军,尤其是各地的苗军,                         刘浩然借着诸地初平的时机,于龙凤八年开始进行改土归流,也就是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制是从元廷开始施行的,上百年沉积了不少弊病: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而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铲除这些弊病,保证大明边疆和偏远地区的安宁,刘浩然采用了强硬手段进行整治,而十几万平定湖广、两广的军队正好还留在地方,正好派上用场,根据刘浩然的命令,主持这件事的傅友德先颂布王令,劝服那些土司自动投献,凡响应者不仅财产人口皆保,还能获的一笔不小的封赏,而愿意离开偏远之地,官府还为帮他们迁居到繁华城镇,做个富足翁。

    接着是勒令纳土,凡响应者除了没有稿赏,财产人口也能皆保,这两步走完,如果土司还是不识时务,等待他们的则是大军进刹。

    为了配合军事行动,刘浩然采用了以前电影中看到了“剁匪经验”,提出只惩首恶,不办胁从,并派遣了大量军政人员和官吏,每收复一地便清查户口,丈量土地,然后按照江南经验给治内百姓分配土地和土司的钱粮,尽可能地将百姓与土司势力分割开,并修耸建城池,设学校,拖据险要,开化民智,与云贵广西接界的湖南小湖北、广东等省的土司由于靠近内地,汉化较高,又势力有限,纷纷自愿或被迫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江南,至于广西省和随后平定的贵州省由于长期远离中央政权,山中猴子当惯了,丝毫不把傅友德的命令当成一回事,于是傅友德指挥十几万大军先挥师杀入广西,凡是负隅顽抗者一律斩杀,连根拔起,凡是战败投降者则是没收其土地和大部分财产,将其当族人分散迁入江西、安徽等内地,另给田房安居,龙凤九年,傅友德又率军杀入贵州,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扫平了这里顽抗的主要土司,初步平定了贵州。

    虽然有不少土司和追随者不甘心失败,时时策划,反抗,甚至一度曾经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