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成桂的抉择 (第2/3页)
种冷淡的语气问道:“这是何意?”
“那边说了,如果大人想做高丽王的忠臣,尽管在战场上相见,他们一定会满足大人这个夙愿,如同尹承顺大人一般”,朴兴智握着手里的茶杯头也不抬地说道。
李成桂心里咯噔了一下,现在的局势他再清楚不过了,高丽的水军几乎是荡然吴春龙,剩下的水军船只现在龟缩在下港和东边几个港口里死活都不敢出去,正规陆军已经损失大半,剩下的不过自己手里的四万多人和安东护驾的万把号人,如何去和江南十万雄师比拼?要是自己硬是想去当高丽王忠臣,估计下场和尹承顺差不多,他在庆尚道与六千多日本九州雇佣兵交战了一个多月,已经知道这支“偻寇”与往年的偻寇大不一样。他们居然学起了红巾军的做法,每到一地,对穷困百姓秋毫未犯,对世家和豪强却是毫不客气,钱财粮食被洗劫一空,钱财自然归了他们,粮食在留下足够的军用之后居然大方地发放给忍饥挨饿的百姓们,甚至那些世家和豪强上百年掠夺的土地地契和欠账契约都被他们当着百姓们的面焚烧一空,这支与众不同的偻寇居然最后打出了“解救高丽百姓于水火”的旗号,让人哭笑不得,虽然由于数百年的恩怨,高丽百姓对“偻寇”的偏见一时扭转不过来,还没有达到应者如云的地步,但是至少这些得了好处地高丽百姓绝不会响应世家豪强和官府的号召,出人出粮去与偻寇死拼,甚至还有少部分高丽人愿意替“偻寇”通风报信和引路,日本九州兵原本的计划就是牵制和吸引高丽军的注意力,他们以晋州为中心,先是四处出战,将各地的世家豪强杀得是血流成河,而各地的百姓却受了不少恩惠,然后拍拍屁股又转到另一地,等到李成桂领大军杀到,这些九州雇佣兵全部缩回晋州,利用背靠海港,海上支援源源不断的优势跟李成桂打起了对峙战,让李成柱一时半会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好不容易将晋州围了起来,庆尚道的百姓们又起来闹事了。那些随着朝廷大军回乡以出术豪强们自然要清算一下百姓们从自己手里分走的粮食孕,一下和高利贷账单被烧了,土地和人不是还在吗,世家豪强们说是我的就是我的,数欠我多少就欠毒多少,而且因为偻寇损失的利息还要算上来,得了好处的百姓们那么认这个帐,东西是偻寇“丢下”的,我只不过是在地上捡到的,地契账单是偻寇烧的,你无凭无据的要我交什么地?还什么钱?两边话不投机,很快就插上了,世家豪强原本就憋着一肚子火,看到这些泥腿子居然如此刀钻,岂不是反了天,往死里打;百姓们看到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大人”们在偻寇面前像死狗一样,到了自己面前却成了老虎,老子好欺负不是?跟你拼了。
于,庆尚道各地出现了彼此起伏的百姓闹事,而世家豪强们的势力因为被九州雇佣兵大扫荡了一遍,已经实力大损,被人多势众的泥腿子们一围,居然隐隐落了下风,只好请三道都统使大人出来“主持公道”,恢复王法,李成桂原本就是一肚子窝火,现在还得去理这些到灶的事,这些纠纷还无所谓,派些兵去那些闹事的百姓们也就知道厉害了,关键是地方动荡,需要就地筹备的军粮供给却成了大事,世家豪强原本就是一个个的轶公鸡,现在他们又“受了大难”,再让他们拿出粮食来,还不如要他们的命,那就只好去百姓们手里“筹集”了,可百姓们又不答应了,他们苦哈哈了这么多年,好容易见到了一点粮食,他去抢救等于抢他们的命,结果李成桂与九州雇佣兵正儿八经的仗没打几场,全忙于处理这些屁事去了,等到江南海军在汉阳登陆,大败尹承顺,攻占汉阳、开城之后,李成柱终于看明白了江南的整个战略布局。但是何去何从,李成桂心里有了新的想法,思量了一会,李成桂突然开口道:“不知做高丽百姓的忠臣又是如何?”
“江南自承相治政以来,国强民富,百姓安居乐业,那边说了,高丽与江南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