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柔肠百结 (三更) (第2/3页)
的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则要重视敌人;过于的轻视对手只会自食其果。
事实上,现在东、西两路这二十几万大军按我原来的想法是为下一步进军大漠准备的,而首先用于攻取幽州则有锻炼兵卒、适应战场气氛的意思。否则,一场正常的内陆作战,动用了近十万的铁骑参与其中也显得太奢华了!但毋庸置疑,幽州的问题也同样是在进军大漠之前所必须要解决的。只有解决了幽州‘袁氏’,我才可以以幽、并二州为基的逐渐向大漠纵深推进。否则,再出现后院起火的情况,那我可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再说了,如果我对幽州的‘袁氏’不予以清除就急三火四的从并州出兵,让‘袁氏’得到喘息之机而以死灰复燃?那可就真有些得不偿失了!
说实话,也不怪我一直以来对诡诈、狠辣的曹孟德抱有很大程度上的同情和敬重。就一点上来说我与曹孟德极其的相似,那就是对才略之士有着近乎偏执性的喜爱。因而,现在我就对‘幽州三小’既感到惋惜他们的才干、又有些不忍让他们就这样跟随‘袁氏’亡命在徐州军的铁蹄之下。牵昭、田豫、沮鹄原历史昙花一现的少年英杰,如果能利用得好未来还有无垠的广阔空间可以令他们遨游,就这样很快的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确实有些暴殄天物!同样,一代悲剧人物沮授、沮公与现在既然还活着,那也应该让他尽可能的发挥余热。
现在的我较原历史的曹孟德在有一点上占有着较大的优势,那就是我在大义上不亏、是以汉帝御兄的名义在代天巡狩、征讨四方。只要你‘幽州三小’和沮授承认是大汉朝的臣子,我就有收归己用、让他们为朝廷效力的机会。想想我还真是有些杞人忧天?现在整个天下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而某些执拗的仍然想逆潮流而动的人又何必过于的怜惜?
但无论如何在发起全力进攻前还是有必要会一会高干及牵昭和田豫。所谓上兵伐谋,站在大义的角度尽可能的加以说服,免得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