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5章 狗和队友的区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5章 狗和队友的区别 (第3/3页)

谷城在乌孙的最南部,所以大军出动之后,匈奴人有足够的应对时间,他们可以从容的选择交战地点和交战时间。

    可以主动杀入乌孙来迎战,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布置战场。匈奴人显然从大汉的刀下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至少对于地形的选择方面,他们学习的非常深刻。

    和汉北军两次接触战之后,匈奴人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汉北军的弓弩非常厉害。

    这很容易可以推测出,汉北军对于后勤补给和道路状况的依赖比较严重。

    北匈奴和乌孙的边界虽然很长,但大多是流沙和荒原。匈奴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把唯一的一条非常利于汉北军进兵的道路破坏了。他们挖毁了道路,并且将沿线的居民全部圈走。

    然后再由他们的王子河迈霍金带领四十万大军,在伊吾小城,以逸待劳,静候汉北军的到来。

    童军听了斥候的回报,马上招来一众将领商议对策。

    从这里到伊吾,还有将近四百里的路程,路况被匈奴人破坏之后,补给十分不便。

    况且周围的居民已经被匈奴人圈走,若是敌人派遣一支轻骑兵,袭扰自己的后方,那些后续物资的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仅靠第一批随军物资,如何打赢匈奴四十万人马?

    大家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保证后勤运输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

    童军看着他们紧紧皱起来的眉头,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把事情看一下?”

    是,汉北军对补给的依赖十分严重,但是第一批携带的物资足够汉北军支撑一段时间。

    如果是对方先向我们发起攻击,那么形势会不会好上一些?

    匈奴人是不会主攻的,他们希望汉北军在消耗中耗死。但是,耗不起的,难道只是汉北军么?

    匈奴四十万大军,他们的补给不需要保证么?

    如果,汉北军成功的洗劫他们的补给队,他们还能坚持守下去么?

    童军的这个想法,让大家的思路豁然开朗。在战争期间,要解决那些自己面临的问题,只要无法解决的,就随它去吧,不用耗费太多的精力。

    把精力,用在如何让对手比自己更麻烦上面。

    童军看着蔡伟,微微笑道:“我给你一万轻骑兵,绕过战场,深入匈奴人的后方,给我烧了他们的粮草,把他们给我逼出来。有信心么?”

    蔡伟当然有信心,这一万轻骑兵将绕一个大圈,进入匈奴境内。小笠原次郎对于如何深入匈奴腹地,非常有经验,为了保证蔡伟能顺利完成任务,童老大让小笠原次郎协助蔡伟。

    他们出发的时候,童军特地把小笠原次郎叫到一边,警告他不要耍那些小聪明。

    蔡伟出发四天之后,童军才带着大军上路。十日之后,汉北军和匈奴人,以及匈奴人裹挟的康居人对峙在伊吾地区。

    伊吾小城,两侧都是沙地,根本不适合作战。

    只有中间十余里的宽度,双方的军队就对峙在这个地方。为诱使匈奴军队加速发起进攻,童老大命令士兵造饭的时候,减少锅灶。并且与五日之后,主动放弃利于防守的一片高地,匈奴军队将此举误判为汉北军由于补给的不足,而产生军惧战退缩。

    于是,匈奴人就产生了希望速胜的声音。

    但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匈奴王子河迈霍金还算是冷静,决定再等一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