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重组国军 (第2/3页)
良和充足,为汉北四处征伐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统治区域的逐渐平定,军队的庞大,军费开支的庞大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话题。
就算在军队之中,由于人数太多,打仗的机会太少,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童老大虽然当过兵,但是这种决策型的领导地位却是从来没有坐过。一开始的兵役制度也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中间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现在,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每个孩子必须服兵役,才能取得在汉北登记造册的机会。
只有你在汉北登记了,你才能算是一个平民。童军说,前几年我们需要打仗,所以部队的数量相当的大,兵役时间也有些长了。
现在鲜卑已经平定,更远的北方根本不需要我们付出那样大的人力,所以想把兵役期改为两年。
这就意味着,现在依旧在各个部队征战的一些士兵,可以退役回家了,意味着汉北的兵力将会马上消减二分之一!
吕布看了童军一下:“一下少了一半,行么?”
童老大说道:“不是一下消减一半,而是将我们征战的部队控制在三十万人以内。”
这只是征战的部队,用童军的说法,这三十万人就是职业兵,终身以当兵为职业的人。
不管有没有仗打,他们都可以按月领取一份非常丰厚的报酬。
当然,这并不包括甘宁的部队,也不包括猎犬军团。至于那些服兵役的青年,则被取消了薪水,每个月只能领取一定的生活费用,保证不要伸手问家里要钱就是了。
这些青年全部采取异地服役的办法,就是西疆的服役兵,必须到大漠或者辽东去服役。
他们任务就是训练一下基本队形,训练一下相互配合,还有学习一些战术。
闲下来的时候,他们还要负责协助当地的政府保护治安,帮助当地的平民干活,还要在大漠种植树木。
两年期满之后,那些佼佼者愿意继续当兵的,可以选择转入职业兵,或者报考军堂,剩下的人全部退役回家。
当然,在服役期间也可以报考朔方的军堂。
朔方的军堂以后不再面向民间招生,只接受那些服役兵的报考,还有就是职业兵中间推荐过去学习的人。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案,那些悍将们也不会有任何意见,就算他们不上战场了,也可以去做那些二线兵团,也就是服役兵的司令,职务地位不会有任何下降。
为了保证战斗力不受到影响,童老大把那些回归地方的士兵全部编入当地的预备役部队,也就是汉北的三线兵团,他们将在三线兵团服役至四十岁之后。
每年都要抽出两个月的时间来集训,保证预备役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
三十万职业兵,肯定都是精华,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战斗力将十分强大。
最主要的是,汉北还拥有非常凶猛的两支猎犬军团,柴多里夫从三韩征得四万多人,而小笠原次郎的军队则达到五万六千人。
这近十万人是不用军费的,死了也不用给他们抚恤,需要炮灰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人派上去。
这样的兵役制度如果实施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