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4章 迁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4章 迁都 (第2/3页)

军制也给了那些年轻将领机会,越吉就是新崛起的羌将之一。

    这些年轻的羌将对汉北的忠诚不用怀疑,他们心中也在期盼着高昌城早日建好,自己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众人的努力和期盼下,高昌城终于完成了初步的修建。西征军团的五万军士立即开赴高昌,接下来就是迁都了。

    迁都这一项提议,可以说是受到所有人欢迎的。当初把朔方作为都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说地理位置,朔方位于草原和大漠交际之处,并不是很理想。

    这些年虽然已经征服了鲜卑偌大的帝国,但是鲜卑人的地界却并不安全,盗匪也是多如牛毛。尽管商队都有自己的护卫军,可是被抢的事情还是屡次发生。把都城向西迁移,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些盗匪。

    盗匪不同于素利,素利虽然混的还不如那些强盗,但是他抗着复兴鲜卑的大旗,宁愿自己饿着,也不打劫鲜卑人的商队和部落。

    说实话,童军的心里对素利这些依然还在抵抗的鲜卑人非常尊重!足足七年了,整个鲜卑都已经被自己吞并,这些人已然没有了容身之地,但是他们还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这样的执着,可以让任何一个对手肃然起敬。

    还有就是经济上的原因,汉北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

    一旦丝绸之路被打通,汉北的那些作坊肯定会向西部搬迁,朔方以南这片水草丰富的土地就可以用来生产粮食。

    现在大汉连续几年饥荒灾难,粮食欠收现象严重,汉北确实风调雨顺,辽东初步开发之后,不光自己够吃,还能卖给大汉一些。

    而曹操和刘备对于汉北卖粮的商队也是实行了特殊政策,只要是是卖给自己的,在关口一律放行,关口守卫不准刁难汉北卖粮食的商人,不准向那些卖粮食的商队收取“买路钱。”

    正是由于这一些政策,加上粮食到了大汉之后就价格猛涨,那些农场主甚至愿意从奴隶的口粮里面扣出来一些,卖给大汉。这也导致了汉北地区的粮食价格上涨,能种粮食的土地,自然非常的值钱。

    那些农场主对于即将到手的土地,已经是垂涎欲滴。

    这个时候的西域不像童老大日后所见的新疆那样荒凉,一片黄沙。相反,在楼兰这里,到处都是嫩绿的青草,想来以后黄沙万里的局面是由于水土的流逝造成的。

    在所有人都赞同的情况下没用多长时间,迁都的准备就已经完成。祢衡在西征军团首先驻入高昌之后,采取或拉拢,或恐吓的手段,让周围的一些西域小国站在自己这边,至少在形式上站在自己这一边,为高昌拓展了一定的空间。

    然后祢衡和高顺一起回信告诉吕布,可以来了。

    汉北的最高层当然会第一批搬迁过去,同时童军等人也非常清楚,搬迁过去之后,战争随时都会打响。

    刚刚建设好的高昌城,物资的贮备还不是很完善,所以随同吕布一起过去的部队并不多,只有一支****而已。

    为什么带****?

    把这帮废柴放在家里,吕布有些不放心。

    一个张虎已经让吕布十分内疚,现在****里面,还有高顺的儿子,有甘宁的儿子,还有杨凤的遗孤。吕布不希望他们再出什么意外,所以在高昌城东边两百多里的敦煌,给****安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