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民族融合 (第2/3页)
峻。
童军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当它爆发的时候,将会有山呼海啸般的气势,很可能摧毁一切,摧毁这些年来自己所有的努力!或许自己没有办法去消除这个威胁,但是最少自己应该尝试去让它变得柔和一些。
中国的民族融合,大多数是以少数民族入侵之后,被汉人同化来完成的,这个模式很明显不适合汉北郡。
说实话,童军也不认为这个政策适合大汉。
那些历史学者说的好听,民族融合,是什么魏文帝,康熙大帝,甚至成吉思汗的伟大功绩。
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或者说他们很明白,却不想说明白,这些人的伟大功绩,是用汉族人民那累累白骨铸就的。
外国的融合政策?好像也不行。那些外国人在融合的时候,大多是血性的征伐,被他们融合后的民族,说是融合了,其实就是杀光了。
童军也许会杀光三韩,杀光倭岛,因为那些都是小民族。但是对于鲜卑,对于羌人,怎么杀?把这些人杀完了,汉北郡也就没几个人了。
童老大首先要做的,就是关于服饰的改革!
朔方由于是民族杂居的地区,关于服饰其实在这里已经没有太多的讲究,只要那些原来朔方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依然会有自己的特色。陈天路需要做的,就是消灭这些特色!
当然,他不可能强迫老百姓换衣服,但是,他可以强迫官员。
各个地方都有官员,那些官员往往是百姓效仿的目标,可以在他们的制服上做文章。
还有那些学堂的学子,可以给他们制作漂亮的统一制服。
那些工作在个个作坊,或者酒楼茶肆的人,童老大也借口统一各个行业制服,要求所有的伙计都必须身穿各行业的统一服装,而且买衣服的钱必须商家来出,衣服也必须到当地的衙门里去买。
现在的汉北郡平民,除了自己种些田地之外,大多在农闲的时候都选择去找些零工。
而且虽然肚子能吃饱,生活富裕的也只是那少数人。童老大相信,如果发给他们一套衣服,就算布料不算好,他们也会将就穿上一年,因为总比自己买一身要划算。
服装的设计要讲究,既要体现行业的特点,让那些行业接受,又不能有任何一个民族的痕迹,包括汉族在内。
还有就是语言,这个工作早些年童老大就已经开始做了,那些学堂里面教授的都是汉语,所以如果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应该没有太多的阻力。
鼓励通婚是肯定要做的,汉北郡修改的律法明确规定,如果不同民族之间的人相互结合,将免除新组建的家庭三年赋税,他们的孩子将获得优先上学的机会。至于那些什么少数民族优惠的政策,童军一项都没有挪用过来。
说实话,优惠,为什么要优惠?优惠的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从这项政策颁布的第一天,童军自己就脱下了那身大汉的宽袍,穿上了专门为他们这些官员设计的衣服。
这衣服怎么说呢,只是第一代吧,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