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棉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棉价 (第2/3页)

番就抚,就取表字‘持坚’吧!望你能持坚而忠,今后莫要做逆君之事。”朱大典琢磨了一阵,语重心长的对赵岩说道。

    “持坚?”赵岩心里念叨了几句,感觉还行吧!于是嘴里喊了个口号,

    “谢大人赐字,下官必然忠于圣上,忠于大明。”喊完口号,心想,本将军忠的是民族,要是朱由检扶不上墙……#@#¥%*%~~~~

    “上任文书估计很快就会到了,你就任登莱游击,如今登莱匪盗横行,你有何打算?”朱大典问道。

    “匪盗自应派兵进剿,只是登莱一些地方豪族也时常客串为匪,若剿之恐遭非议,大人您看是不是……”赵岩对朱大典问道,想从他手里讨些特权来,比如剿了那些地方豪族,朱大典给帮他顶缸。

    “这个……可先警告一番,让他们悔过便可,之前之事就不必追究了。”朱大典的回答却是让赵岩噎了个半死。

    靠,这老头,看来指望他来顶缸是不用想了,只能自己赤膊上阵了。……出了巡抚衙门,赵岩带着人在街上逛了起来。

    济南靠近运河,所以比较繁荣,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繁荣的背后,街上却有许多衣不蔽体的流民、乞丐。

    倒也有一些人开了粥棚,只是施粥的人毕竟太少。一些人甚至挂牌出卖,只要花一点钱,就能买走。

    去年冬天,济南城估计冻死不少人。此前赵岩招募流民的范围并不大,只是在黄县周边的州县。

    一路上赵岩闲庭漫步的在一家家店铺看了起来,不断的询问着物价,碰到感兴趣的东西直接掏钱买下,让他的亲兵提着。

    赵岩的亲兵是刚选拔组建的,全是营中的精锐。询问物价自然有他的用意,在这明末最重要的,还是银子啊!

    多了解了解市场,也懂得什么东西能赚到银子。在布店里赵岩发现这年代的棉布竟是按斤秤的,绝对是童叟无欺。

    一公斤棉布的价格大概在八分钱银子左右。根据了解,棉花的价格南北差异极大。

    南方的棉花一担大概能卖到4~5两,而北方的棉花,一般是一担1~2两,每担50公斤。

    棉花的价格,还得看有无布商前来收购,若没有多少无布商收购,那么价格可能会跌倒不足一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