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局势 (第2/3页)
作为第二番部队回国时,向彭德怀要求留在朝鲜休整,并继续参战,得到彭德怀的同意。报告军委后,军委对轮番部队的计划又作了调整:第二番部队改为以9兵团3个军(由12个师缩编为9个师)、19兵团3个军和3兵团3个军,共9个军27个师组成。3兵团是新组建的兵团,于1951年2月18日在北京组建。是由二野的12军、15军和60军合?为3兵团。3个军分别来自3个兵团:12军原属3兵团,15军原属4兵团,60军原属18兵团。当时,他们正在西南地区剿匪。**任命陈赓为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近山任副司令员、杜义德任副政委、王蕴瑞任参谋长、刘有光任政治部主任。19兵团司令员是杨得志,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郑维山、政治部主任陈先瑞。63军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64军军长曾思玉、政委王昭。65军军长萧应裳、政委王道邦。第三番部队改为以38军、39军、40军、42军、20兵团的2个军(67军、68军)、第47军、二野第二批3个军(10军、11军、16军),共10个军30个师。
军委规定:第二番部队应于1951年4月上旬全部到达三八线地区,接替在汉江前线首批入朝的6个军。19兵团于2月16日起开始渡过鸭绿江,向三八线挺进。3月18日起,3兵团开始进入朝鲜,向朝鲜内地开进。两个兵团6个军的到来,将使志愿军的兵力大增。
4月2日,美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0日,李奇微又发起“无畏行动”向三八线以北继续进攻。在李奇微的指挥下,第8集团军第1军的美3师、美25师、南1师、英军第29旅在三八线的西线;美第9军的美24师、美骑兵第1师、英军第27旅、南6师在三八线的中线;美第10军的陆战第1师、美2师、美7师和南5师、南3师、南首都师在三八线的东线向我发起进攻。在此同时,美军又对我后方交通线、物资囤积地进行空前猛烈的轰炸,阻挠我军的反击。同时,还出动军舰对元山、新浦、清津等港口进行炮击和封锁。对东西沿海岛屿进行侦察,企图为下一步实施登陆做好准备。这时,联合**拥有地面作战部队6个军17个师,再加上3个旅和1个空降团,共34万人。第一线的兵力有12个师另2个旅;第二线及后方的兵力共有5个师另1个旅和1个团,分别配置在春川、县里、水原、原州、江陵和大田地区。此外,还有2个师正由美国本土运往日本。而我军在前线作战的仍是原来的第一番部队,3兵团仍在开进和集结之中,我军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