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悲情釜谷里 (第2/3页)
,他成为全军立战功最多的战士。王凤江牺牲后,他的战友在这个中**队著名的英雄身上只找到两件东西:别在上衣兜上的一支用旧零件凑起来的自来水笔和口袋里的几粒充饥的板栗。
二师全师公认的又年轻又有文化的28岁参谋长,他一直跟随着二团打到釜谷里,他在前沿要通了师长的电话的时候,报告的声音很焦急:“抓住了敌人的英军29旅,快让三团上来!”战斗到中午,二团与师指挥部的电话和电台联系也断了。下午,军电台转到师里一封电报,说二团伤亡很大。师长和政治部主任急了,带上参谋上了前沿,他们直接上到了二团的阵地,刚上阵地,就行见担架抬着年轻的师参谋长,他已经牺牲。
七连连长厉凤党和指导员张鼎先带领部队首先控制了公路边上的那个小学校。他们俩爬上学校的墙头往公路上打,公路上黑压压的一大片汽车。厉凤堂知道,汽车是敌人的命,逃跑全靠这玩意儿,守住公路和守住汽车,敌人就绝对跑不了。于是,他带领战士迅速抢占公路边的小高地,刚刚把这个高地占领,还没喘口气,英军就攻上来了。七连,这支由中国工农红军发展至今的连队,它的生死攸关的时刻到了。因为对于英军来讲,这个高地也关系到他们的生死。英军的炮火极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变成发烫的泥水。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中国士兵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弹药很快打完了,指挥所派出的送弹药的士兵全部死在路上,英军密集的火力把高地通往团指挥所的路严密封锁了。
很快,措导员张鼎先牺牲,接着,排长们也全部牺牲。当重机枪被打坏时,连长厉凤里负重伤倒下。阵地上没有干部了,厉凤堂在血泊中看着给他包扎的司号员已说不出话来,但他明白连长的眼神,连长在对他说:去指挥战斗。司号员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由我负责,坚决守住!”
司号员最崇拜的人就是副连长王凤山,突破临津江的前一天,在隐蔽洞里他和他崇拜的人聊了很长时间。从他知道王凤山牺牲的消息起,他便觉得他永远地失去了什么,心口一直在疼。
司号员集合了阵地上的人,八十多人的连队一共还有十三人能坚持战头,他把十三个人分成几个战斗小组。有的人建议指挥员的位置要靠后,他不同意,他知道连长就是靠前指挥战斗的,他也要在最前面、井且指定了在他牺牲后接付他指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