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食堂三产 (第2/3页)
不上,哪搞创收?”王大力想不出创收的路子。
“咱们采购不是能用支票买吗?咱们可以用支票买排骨,肘子,肉鸡,买一百斤肘子,一百块钱,咱们炖热了,在校门口卖给教职工或过往行人,能买二百块钱,咱们到会计那还上一百块钱,挣的那一百块钱就是咱们食堂自己的了,咱们可以给厨工每人买件衬衣,买一套刀具,或买个铝锅,也给厨工发点福利,不然光卖力气,只让人干,一点额外好处都没有,谁愿意卖力气干啊。”季平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可是,灶火,调料,盐,都是学生食堂的,这些怎么算啊?”王大力觉得有些不妥,反问道。
“哪那么细啊,咱给学生做饭时生点,少浪费些,这些东西就全出来了。而且,这也用不了多少,我是说煮熟的,如果咱们进些排骨,老师们没肉票根本买不到,咱一分钱东西也不用学校的,把排骨买来再卖出去,倒一下手,钱就赚了。有什么不好?”
“会计那让吗?”王大力问。
“现在食堂会计是老太太甄繁,她刚把工作恢复,她敢得罪咱?只要账面上不亏空,她也乐意啊,她还能来食堂白吃个酱肘子,烧鸡什么的。”
“领导呢?”王大力问。
“刘主任没问题,我和他说了,他说只要不是学生食堂的东西就行,不要拿学生的东西来卖钱。他还说到时候查咱们帐面。”
“能对的上吗?”王大力还是不放心。
“咱们有支票,有发票,咱支票上开出一百,买排骨发票也是一百,咱们还钱还是一百,全对的上,有什么问题啊?”李平信心满满的说。
王大力看季平那么热心,想两人的关系刚平静下来,不想再起什么争执,于是点头说:“行!”
下午四点钟,学校大门里面的一侧,一辆三轮车堆满排骨,车上有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道:“为改善教职工生活,本校职工可以每人买排骨一扇,卖完为止。”
下午四点刚好老师下课无事,有下班的教师看见了,忙到三轮车前问:“这排骨多少钱一斤?”
“七毛。”季平说。
“比肉店贵吗?”
“肉店七毛五一斤,而且你也买不到。”季平答道。
“你们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