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诗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诗意 (第2/3页)

 “不认识,只是好奇,听见喊他们名字,来这儿看看。。。。。。”

    “你是北京来的知青吧?那位戴红袖章的人问。

    “是。”

    “哪村的?”

    “下李村。”

    “噢,咱是一村的。”

    “一村的?”

    那位戴红箍的讲,他也是下李村的,刚建这农场征地时,因为征了下李村的地,便招了下李村一些弄明当了农场工人,他便是其中一个,农场离下李村隔一条河,路不远,原来每天都能回家。

    文化大革命,弄成改成省五七干校了,被打倒被下放的省里的干部都要到这接受劳动改造,太原来的工宣队都不愿在这呆着,他们这些农场工人便戴上红袖章兼职作了工人民兵了,协代管理省里下放的大干部作家了。回家便改三五天回一次了。

    “你们管他们什么?”

    “嗨,管甚呢,无非就是早上点点名,下午点点名,带着他们劳动,也就是这些,你说咱们这些乡下土包子,只会打土坷垃,管人省里大干部,这不是笑话吗?”

    “那你们为甚不管?”

    “拿谁钱听谁使唤。”那个戴红袖章的人说。

    “对了,你叫甚?”单丁一问。

    “香柱。”那人答。

    又过了几天,单丁一中午时分去找农场的香柱了。

    他这次去的目的,是想见见心中的大作家赵树理和马烽。可是他失望的是,赵树理和马烽都已去了太原,什么时候回来,香柱不知道,回不回来,香柱也不知道。好在,农场大作家走了,还有一些中小作家没走。

    这是一些原来在省文化厅工作的人。有文化厅的干部,也有作家,诗人。在那个小院里,单丁一便在这次结识一个叫杨青松的中年人。

    杨青松四十来岁,一米六七八的个头,头大,半秃顶戴个深度近视镜,穿个沾满泥巴半新不旧的蓝工作服,脚穿一双沾满泥的解放牌球鞋,单丁一进屋时,他正坐在对着门口的炕上给一件上衣缝一个扯开的大口子。

    他见单丁一进来,从厚厚的眼睛片后面翻起眼珠,端详了一下单丁一问:“你找谁?”

    单丁一说:“我想见见大作家赵树理和马烽?”

    “你见他们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