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陶谦再次让徐州 暗流涌动待局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35】陶谦再次让徐州 暗流涌动待局收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晚辈已有幽州牧之位,怎可再行兼领之事?此于法不合,请恕难以从命!”

    刘晔会拒绝,这是任何人都能猜到的,因为于情于礼都没有在这等场合下接受的道理,但如此直接、似乎本就存着不留转圜余地的话语依旧使各怀心思的席间众人感觉吃惊。

    此时朝廷诏令不行天下,所有官职纯粹就是各地士族私相授领,汉室无权,其律何用?

    当然,实际情况如此,场面话却不能如此明说。刘晔的揣着明白装糊涂,自然让他等更猜不清他这位兵权在手,势力于幽州已然稳固的实权人物真实想法如何,而接下来刘晔的行为,则更让这种疑惑加剧。

    “晚辈观陶大人面色欠佳,晔正好略通歧黄之术,且为大人察探一二,或能使病体转愈,则是为徐州百姓之福也!”

    还不等陶谦再说出劝解的话,刘晔便先说出此句。

    以堂堂州牧之职,当众说明自己会医贱术,这自然更让宴中士族们惊讶之余,对于刘晔的看法更呈两极分化。

    “子扬有心,任汝尽施手段,吾自谢之!”

    这小节之处却不在陶谦考虑忌讳之内,他倒也真将刘晔所说“略通”当真实情况,毕竟医术需时极多,难以学习的道理世人知晓的并不在少数。不想驳了刘晔心意,也顺势不再提确实于这等场合不适宜的让位之事,这才有了这番话语。

    虽说他内心深处肯定是有几分希冀,但理智上却依旧“自家知晓自家事”,不认为刘晔能办到徐州名医皆无法作到之事。

    “此处难以为大人确诊,请移步静室之内……”

    陶谦出于礼貌的原因同意了,刘晔便接着提出自去一间稍稍安静的室内诊断要求,如此郑重其事而非先前众人认为的故意托辞更引得一阵窃窃私语。

    “嗯……如此正好,子仲。元龙……且随我入内。”

    在陶谦点到的几名随从中,陈登,糜竺的脸色颇有几分不自然,他们后面又有几位侍女跟着,最后一位正是先前那位目光久久落在刘晔身止之人……

    “大人之疾……”

    把脉。望色,询问几个步骤下来,在室内众人别样目光注视下,默然半晌后刘晔叹息地只说了四个字,后面却只是摇头默然。再不言语。

    如此未明言其病情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劳子扬了……老夫今岁六十有三,已算得知晓天命,自己身体情况更是心中有数。当今天下情况,子扬如此聪明之人岂能不知?陶谦惭愧,无法再保徐州百姓安平,历两次与曹操争战,原本四百万有余之地多受战乱影响,现今应只余不足三百万之数,谦再居于此位,只会继续为徐州百姓招来厄运。亦无颜面于九泉之下去见列祖先皇……”

    一口气说了如此之多话语,陶谦又有些气喘。好半晌才缓过来,再续说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若固守陈规自然难以应赴现今天下多变之乱局,对此子扬岂会不知?老夫非为试探或别有用心,确实是为徐州百姓着想!我那商、应二子难堪大任,故将徐州暂托于子扬之手,谦之家人亲族……不需特意关照,只需当成普通百姓对待即可。请子扬念吾愧疚之心。病危之体而领印接职!”

    无论如何,刘晔的表现对于陶谦来说是极为满意地。借机再次正式提出让位,并且将刘晔先前所凭理由“于律不合”以“非常时”之论而绕开再让徐州。

    对于自己的亲族,陶谦显然是有仔细考虑过的,他现今对于徐州的局势掌控其实已处于极弱时候,若刘晔真能接位,并且他两个儿子能听从他随后训示,不掺和不该作之事,依刘晔性格是不会动他们的,如此也能保得家人余生平安。

    至于以后局面会否依着他希望那样发展就不需他再来考虑,“谋事在人”这点做到便已足够。

    “晔之岳父刘太傅有加督六州之权,此等大事非吾一言能决,请容吾回禀,听其意见再说。”

    徐州与幽州若不出意外,快马来回需要近二十日,刘晔拿这话来再辞不受也是合情合理,身兼两州牧位前时并未有先例,自然不能草率行之。

    当然,若刘晔放开心思接受,于当今乱局之中拔一头筹,只需用个巧妙名目也无法让诸侯们找到借口。但他真正面对病入膏肓地陶谦诚挚让位这一刻时,他发现自己的心并不如先前所料那般够冷静,颇有些纷乱不已。

    “需要时间来冷静整理一下。”这,才是刘晔再次拒绝的真正原因……

    “子扬如此年轻,却深明谦和之礼义,老夫自然不会迫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