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师出有名正义战 谋略得宜何惧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6】师出有名正义战 谋略得宜何惧败 (第2/3页)

让其余众将看着心中火热,皆存着早日立功,亦能独挡一面心思……

    有一句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它的理解,显然刘晔只重前者,所谓天时不与,那毕竟是极少时候,‘人谋周全亦可胜天’便是他的信条,这种想法当然也在实际中渐渐影响到他身边之人。从客观上来看,确属于正理。

    那么,便如同刘晔预料那般,此次自己这边应有十足把握可以正面击败公孙瓒,那事实会是如此么?

    ——答案在这次是肯定的!

    想重甲骑兵又岂是那么容易便想出办法应付?经过这将近一年按照刘晔意思,欧冶胜作了三次改进,使重骑兵制式铠甲两分铠无论防御力,还是利于骑兵行动挥舞都有了大大进步;马铠亦是如此,正面保护极为周全。重骑兵再经年余训练,战术已趋近于完美,非袁绍两月而成的半调子铁甲骑所能比。

    有如此强悍的破阵先锋,再有神臂强弩列阵随时调整方位发射箭雨,更有重甲步兵在旁协助作战,公孙瓒所谓大阵同豆腐般一触即破,身着重甲的白马义从余部横截冲突而来亦未建功,想重甲骑兵首先便是一往无前,由典韦亲领的前锋尖利非常,而后阵则愈发强大,作战指令便只有一条“在冲击力完全消失之前,向前再向前!”,横向之敌根本不需要考虑,自有后面战友将其踏碎。

    何况还有枪戟兵这等对付轻骑有利的兵种在旁协助?

    公孙瓒并非不会领兵的蠢才,只从接触后强度看来,便知今日有败无胜,对于自己低估了正牌重甲骑兵之利,代郡士卒之勇,他心惊之余并未想得太多,即刻便考虑着难挡其锋,需得撤退回避。

    面对有全军败退危机时,所谓面子便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没有什么比保存自己实力更为重要……

    但“如何撤退”这也是个技术活:军队的确强大,但它的战斗力是因为成建制、行止有令、统合如一而来,若是撤退时被突破打乱建制,那便任你百万大军,兵不识将,将不识帅,各自为战下又有多少战斗力?一溃千里便是必然结果!

    正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