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兴科考 大婚在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四十九章 兴科考 大婚在即 (第1/3页)

    和荀彧等人商议好将父亲袁志等人接过来,同时敲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之后,袁峰就将婚礼的事交给徐晃等人筹办。他自己则趁着派人去接袁志的间隙和荀彧,郭嘉两人聚在一起,商议如何为自己选拔人才的事,

    “文若,汉中一事让我深有感触,我们虽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一座城池给打下来,但要治理好一处地方可没这般简单,这回在汉中我和奉孝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张鲁等人走后留下的缺口补上,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对挑选出来的那些人我也不是很放心,我打算通过考试在各地选拔有才干的人,让其为我所用……”

    袁峰将藏于自己心中的科举制向荀彧和郭嘉说了一遍,郭嘉闻言眼前一亮,他就是寒门出身,若不是遇上一个欣赏他才能的袁峰,他这一身学问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用得上,如果实行这科举制,相信那些怀才不遇的寒门士子定能有出头之日,想到深远处郭嘉不由向袁峰说到,

    “主公此举真是神来之笔,若真能如此作为,那天下寒门士子将永远牢记主公的恩德,此举不但可以收人心,还能得贤才,真是一举两得……”

    “哈哈,奉孝言之过早,是好是坏还得等做了之后方能分辨,文若,你对这东西有什么看法?”

    袁峰转向一旁的荀彧问到,他发现自从他说了这个科举制之后荀彧一直皱着眉头苦思,袁峰随即反应过来荀彧可是士族的代表,这科举制对郭嘉这样的寒门士子来说是福音,但对老牌士族来说那就是催命符了,这点袁峰比谁都清楚。荀彧的眼光何等高明,他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科举制对士族利益的危害,但荀彧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虽然知道这东西对士族有害无益,但正如郭嘉所说,这个东西对寒门士子来说却是福音,这样的好东西是该让他出现;并且荀彧还意识到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通过这种考试的方式选拔上来的人,不管他是贤才还是庸才,他只对坐在最高位置上的那个人负责;而眼下汉朝奉行的是举孝廉,这是士族培养势力的工具,这科举制实际上是断了士族势力的根基,科举制一出,天下寒门士子谁还会辛辛苦苦地等着被举孝廉。由科举制荀彧几乎是看到了士族没落的前兆,他身为士族当然不愿看到如此后果,荀彧不由陷入为难之中,见袁峰问起自己,荀彧只得开口说到,

    “主公此举比之秦时变法的商鞅更胜一筹,可谓开历史之先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呵呵,既是如此好事,文若为何还闷闷不乐呢?”

    袁峰当然知道荀彧为何闷闷不乐,他这是明知故问,一旁的郭嘉也发现了荀彧的不对劲,自然也很快明白这其中的缘由。见袁峰如此相问,原本有些精神恍惚的荀彧顿时惊醒过来,没等他开口说话,袁峰就抢先说到,

    “文若可是在为士人的前程担忧?”

    荀彧默然,这种节骨眼上他无法否认,而且荀彧也不会否认,见荀彧默认下来,袁峰接着说到,

    “呵呵,文若难道忘了,我袁峰可是身处大汉最大的士族家庭,科举制对士族的弊端我焉能不知,但我却要坚持将他提出来,你可知这是为何?”

    “主公不想以一己之私而不顾全大局,此乃天下士人之福……”

    “文若,你错了,我这样做有公的成分,但也有私心,依靠士族虽然可以迅速平定天下,但这根基却是不稳。因为这些士族是为了利益而跟我走到一起,如果某一天我袁峰不能再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