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9章 隐姓埋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9章 隐姓埋名 (第2/3页)

阁臣的意见,修改了征兵制度,把以前的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制。

    黄宗羲赞成的点点头,却叹道:“人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好是好,可是现有制度不可大幅度改变,没有军饷,将士很难舍生忘死的战斗,先要把义务兵制的思想好处传扬下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再逐渐的改革,数十年后也就顺理成章了。”

    江涛点了点头,又询问道:“阁老可有什么治国良策?”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皇上做的已无可非议,可是民间陋俗痹症依然健在,不少百姓深受其害。”黄宗羲担忧的道。

    “哦,可速速道来。”江涛很是惊奇,说实话,自从登基以来,还真的很少出京师,对民间的了解更是不多。

    黄宗羲叹道:“主要是民间陋习极多,一则民间女子多裹脚,对妇女极为不仁,二则田地虽然分下户,可是宗族的势力仍然很多,多有霸道之人在乡间为祸,正所谓民不告官不究,官府多不能插手。”

    “哎,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朝廷不能这么无为,要主动的治理国家,一是杜绝裹脚之事,从政令下达为止,不准再出现,二是帝国对乡间的控制不能这么无力,帝国至今日起开始严打,但有违反法律者,不管是谁,一律依法制裁,而且要逐步瓦解庞大的宗族势力。”

    江涛长叹道,虽然帝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工业,可是农业人口的比重依然占据帝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若是整治不好农村,帝国也就安定不下来。

    “皇上,如今乡里没有帝国的武装力量,只有县里拥有数百警察部队,偌大的一个县很难管的过来,而且最近帝国查处不少为恶地方的村官,这对帝国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魏东来语重心长的道。

    “很好。”江涛板起了扑克脸,斩钉截铁的道:“帝国要全面严打,特别是地方,朕有几点补充,可在各乡镇设置编制为20人的警察部队,归县警察部队指挥,武器为手铳和钢刀,要严格执法,但不可扰民,这中间的分寸要拿捏好,并在各驿站和县衙设置匿名举报制度,不管是谁,都有权利和义务举报违法之人,帝国给予适当的褒奖,包括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和官员若犯法,罪加一等,剥夺爵位,帝国永不录用。”

    驿站现在已成为帝国的枢纽,每个驿站不仅可以传输信件,而且是帝国传达命令的纽带,而且驿站还可以出租马车和马匹,用于民用,大大方便了百姓的外出。

    “现有乡官和村官,帝国一律查勘,半年为限,若一心为民,大公无私,可加官进爵,若为祸地方、偏袒为祸之人,一律撤职查办,而且要严办,而其他官员也要查明,布衣卫和所有情报机构密切配合此事,谁敢推诿和瞒报,罪加一等。”

    江涛又怒了,这么好的条件和政策,竟然还是有人欺上瞒下、为祸地方,真是罪无可恕。

    “皇上息怒,下臣一定办好此事。”

    江涛嗯了一声,陷入了沉思之中,看来还是自己高估了百姓的自觉性,百年树人,是自己异想天开了。

    以前他们受了太多的苦难,根本没有当家作主的觉悟,必须向全体国民灌输法律知识,懂法、知法、用法……

    其实中国的传统美德还是很多的,江涛留下了王夫之、黄宗羲等三人,命他们带着一干儒学大师整理中华的儒学,去除糟粕,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