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生财之道 (第2/3页)
用银块交易,轻则罚款,重则劳改。
这一下,江宁境内的百姓把十几个兑换点围的水泄不通,价值四千万两白银的新币不过五天便被兑换光。
江涛大吃一惊,赶紧把发军饷用的上千万银元调到兑换现场,而这期间有铸造了上千万枚银元,这才缓解了兑换压力,江涛为了以后不闹笑话,继续加大铸币厂的规模,日夜不停生产。
他本来以为价值四千万两银子的新币在江宁一地兑换绝对够用了,不想民间有钱的比比皆是,特别是江宁一带,已成了帝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其中最穷的家庭也有个几两银子,不谈富商之内的。
他又暗暗自责,应该准备充分了再施行改革的。
好在前头的势头很猛,接下来铸币厂日夜加班,将刚刚兑换进来的银两迅速变成银元,总算顶住了兑换浪潮。
事后一统计,此次共兑换了三亿银元,让江涛大开眼界,江宁就蕴含这么多财富,那整个帝国岂不是更多?
幸亏现在还没有富可敌国的存在,不然若是敌对势力,那可就麻烦了,江涛暗自庆幸。
帝国金融改革推进的同时,印着江涛头像的货币也迅速流入市场,四处一片叫好声。
江涛早就筹备了大量的人才,如今有了资金,华兴银行开始以江宁为中心,慢慢向南北两边扩张,伴随着的就是兑换新币之事。
江涛深知这个时代的钱庄存钱是要收取费用,而且很少有实力能够全国连锁的,都是地区性质,甚至有的钱庄只在一个小城镇内生存,再加上徽商和晋商和黑虎军作对,他们开设的钱庄已被取缔,如今存在的钱庄势力很是弱小。
针对这些情况,江涛将后世的先进经营理念带入华兴银行。华兴银行实行存款免费,针对大量存款的客户实行有利息存款,定期存款利息稍高,活期存款利息稍低。同时,对外贷款降低利息,禁止放高利贷等一系列措施。
这样一来,士绅官商老百姓们都来了精神。以前把钱存到钱庄,还得自己倒贴钱进去,如今不但免费,多存的客户竟然还有利息可以拿,这天大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这其中商人最是心动,走南闯北,带着大量的现银哪有那么保险,难保有人见财起意,虽然现在山中的土匪被大幅度清剿,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而雇佣镖局又要花费大量的银两,而存在银行中不仅安全,还有利息,何乐而不为?
不过他们心中也有些疑问,他们对皇权的畏惧不是短时间就能忘却的,就怕朝廷到时吞了这笔银子,那就没地方哭了,毕竟银行是新生事物,他们怎敢轻易相信。
其实从古至今,中国人就都喜欢攒钱。上至皇帝,中到文武百官,下至老百姓,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余的钱就攒起来,藏着家中,从不错花一分钱,连地主老财都很节约,或为了下一代,或为了娶媳妇,或为了买棺材……
总之,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大明的货币超过一大半的钱财无法流通,都被百姓藏在家中。流通的货币少了这么多,朝廷自然就要增加货币的铸造以满足市场流通使用。和平年代没什么大碍,可是一到了灾荒战乱之年,老百姓们便会把钱拿出来置购物品,这就使得货币流通突然增多,反而使得货币贬值,闹得国朝上下一片混乱。
朝廷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