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第一章 “隐居”的诸葛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卷第一章 “隐居”的诸葛亮 (第2/3页)

的。当时,曹操、曹铄那里任人唯贤,刘备那里实行九品中正制,而荆州仍然实行大汉的推举制,而这个推举权就掌控在这些名士手中。

    谁被这些个名士赏识。谁就会被举给地方官员。有了做官地进身之阶。所以这些名士地分量很重。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知道如何能迅速安身立命。他随从叔父来到襄阳后。很快就和襄阳地这三股力量都建立了联系。诸葛亮地两个姐姐先后嫁给了襄阳名士庞德公地儿子庞山民和中庐大户蒯棋。他自己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地女儿黄月英。而刘表和黄承彦都是襄阳豪族蔡瑁地姐夫。这样一来。诸葛家族便搭上了以上述三股力量为线、以姻亲关系为纬线地关系网。

    诸葛亮有没有利用这层关系以后地史料并没有相应地记载。但曹铄知道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出山地。所以对他地关注也不多。曹心想只要南下新野时注意不中了火攻之计。俘虏诸葛亮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看到锦衣卫上报地诸葛亮与名士、权贵往来频繁地情报只是笑笑。把所有地精力全都集中到官渡之战中。

    感谢古尔丹之手地月票和打赏。多大家地支持。

    而诸葛亮确实没有用这些关系来为自己换取一个官职。他比较好地利用了这张关系网。拜名师交贤友。但是却没有趋炎附势被它粘住。

    他深知虽然爱民养士但是却没有霸主之。所

    亮在与他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超然的姿态。诸葛亮不时在刘表与幕僚分析局势的时候插上一句自己的见解,往往令刘表等人茅塞顿开;但是等刘表问得急切,诸葛亮却在众位谋臣嫉羡的眼光中故意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时不时用黄月英为他制作的鹅毛扇挡住自己的神情,以防自己鄙夷不屑地表情被刘表等人觉。

    时间久了,鹅毛扇便成为了诸葛亮的独家专利,成了他身份的重要象征。

    除了参加时政探讨会以外,诸葛亮最重视的还是学习,此时对他影响最大、教诲最多的便是庞德公和司马徽。

    庞德公是荆襄地区六大家族中间一支地家主,也是襄阳城内外名士的公认领。他耕读于山野,与老妻相敬如宾,悠然自得。而且这庞德公坚决不做官,他深知不做官自己便是德高望重地名士,做了官便是荆州州牧府中的一员老吏而已。所以不但地方征辟他不去,就算是刘表亲自来请他,庞德公也百般托辞。

    据说有一天,庞德公正在田里劳作,刘表亲自来访,两个人就在田里交谈起来。刘表说道:“一个人不做官只保全自身,怎么能够用自己地学识去保全天下呢?”

    庞德公笑了,他回答也很有意思:“有一种叫鸿鹄地鸟,筑巢于高林之上,这样他到晚上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来栖息;有一种叫鼋龟的动物,掘穴于深渊之下,卫队就是黄昏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地方来休息。物各有所求,人各有其志,保全天下这样的大事,还是留给您这样的豪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