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拜将(第四卷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拜将(第四卷终) (第2/3页)

求,今后,不管何时何地,当你们想到自己身为帝国军人的时候,你们不要忘记,荣誉,胜利与你们同在!”

    全场响起了激烈的鼓掌声,这也是新规矩,当然,这些将领肯定都练了很长的时间吧,才能适应用鼓掌的方式来表达激动的心情。

    刘协压了压手,等到全场安静下来之后,又说道:“当然,朕,还有帝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只有军人的付出,才有帝国的强大。在这里,朕将宣布第一批将领名单,这是帝国对你们的奖赏,也是帝国给你们的动力!”

    帝国册封的第一批将军并不是很多。当然,曾炩的战功最大,所以他成了帝国历史上唯一的大元帅,这多半是个象征性的头衔,毕竟,大元帅是个什么东西,曾炩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只是比元帅还要高一级而已。本来,曾炩是坚持大元帅不授予任何人的,但是这被北疆所有的将军反对,并声称,要是曾炩不接受大元帅,那么,他们任何人都不配拥有任何的军衔。不得已,曾炩才接受了大元帅的授予。

    在这下面的元帅、大将都是空缺的,北疆的将领,资格还够不上。再下面的上将有六人,其中吕布、关羽、太史慈、张飞、赵云是帝国陆军上将,也是帝国当时唯有的五名上将。而让人惊讶的是,贾诩竟然也得了个荣誉上将的称号,以表彰他的在平定黄巾战争,两场北伐战争,平定辽东战争,以及南征战争中立下的功劳。

    这六名上将之下,张辽、张郃、高顺、颜良、文丑、徐晃、张燕、公孙瓒、甘宁等九人被封为中将。吴懿、周仓、曾尧、曾泫、曾锋等十五人被封为少将,白绕、王当等二十七人被封为准将。而这些将军中,除了十多名在之前就已经名声大噪的将军之外,其他很多人都是从普通军官中提拔出来的。

    显然,曾炩重用人才的思想是不会变化的。而且,新的政治体制,新的军事体制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曾炩选拔人才的特点也非常的明显,重用年轻有为的,而对那些老顽固,基本上都不会太在乎!这也造成了曾炩的这支军队以年轻将领为主,这为他今后的征战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完了将军,自然少不了一番庆祝,而这日,曾炩也是大醉而归。在这些并肩作战的将军面前,曾炩是没有一点架子的。而且,他还与将军们约定,今后,在作战的时候,曾炩的身份是大元帅,只有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才是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当然,这也是曾炩为自己寻求解脱。

    而在封完了将军之后,其他的军官就交给了贾诩这个“国防部副部长”去处理。在新的军政体系中,郭嘉的总参谋部并不负责军队人事,军官的任免大权全部收归国防部。实质上,这就是用文职官员限制军人的权力。只要国防部掌握了人事大权,那么将军就不可能控制军队。而在以往,普通军官都是由将军直接任命的。这造成了将军培养个人势力,在军队中拉小团伙的弊端出现。

    几个月的时间,帝国海军又新增加了十艘一级战舰,二十多艘二级战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