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战幕序,先向三强施压力 (第2/3页)
张朝哲闻声抬头,看了一眼易随风。将手上的一份电报做了个批示之后,才笑着低头边继续看电文边说到:“总理不是说了吗?列强都是纸老虎,禁看不禁打、禁打不禁耗。小日本要给三大列强当炮灰,你管他们打不打的过咱们干什么?”
两军对峙之中,中国海军的主舰上,易随风却说出了一翻让这名实际上只有二十四岁的海军中将,永远铭记历史的一翻话。
直了直身,在张朝哲的话音落时,易随风转回头望着远处海面上那林立海上的战舰群,意味深长的说到:“敌人是被我们的压制下去了,但是却未必能一直如今日这般为我军压制。欲制其身,当先攻灭其家。欲灭其家,必先击碎其所有之防御力量。”
“咱们面前的这些日本海军,是三大列强认为日本人唯一可以稍做抵挡之物,可是他们不会想到,我们早就已经做好了一举雪耻、全灭日本海军的准备。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不求一时之血勇之气。四年磨一剑。我军成大器,就在今朝!”
听完易随风的话,其实年纪也不过才二十有七的张朝哲“豁”的从沙椅上站起了身,愣愣的盯住了易随风。只盯着易随风看,却不见其说出半句话来。
“看什么?我脸上长花了?”易随风方才刚刚抽空洗过脸,所以只能这样与老战友、老同学开了一句玩笑。
张朝哲在他这话说完时,却丝毫没露出该出现的微笑,而是突然一个立正,对着易随风行了一个军礼。手放下时,才开口说到:“难怪放着那么多的名宿、老将们总理不用,力排众议的选择你来担任这第一舰队的司令官。现在我算明白了,你不是只会顶撞总理,不是只会硬打横冲,原来真的远见可比总理啊!”
闻言面露难为情的神色,易随风连连摆手,转身将目光从张朝哲的身上重新移到了高倍望远镜上,摇着脑袋说到:“我可跟总理他老人家比不起,人家那脑袋,咱们这群人绑一块儿未必比的上。要不是他老人家想出这新战舰和编队模式。你我怕是现在还只能跟小日本比勇敢、比度呢!”
他们两个实际上都忘了一点,那就是当初他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刘克武先提出、王士珍最先加以详化,之后又有冯国璋、丁汝昌、段棋瑞以及兰陵基地里走出去的商德全、阎静休等人真正详实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已经写入了济南军官大学、济南军政大学的教科书里面。
当时在济南两所军事院校、中国最高级的国防大学里面,许多被刘克武强行塞进去深造再教育的老将们,是不会真正认真去看这些在他们思想中,那时还完全脱离现实的学习材料的。
而易随风却不同,先他是个年轻人,其次他到德国的时候,正赶上德事大革新中,思想革新浪潮的掀起。所以,当他看到这些新鲜的作战课题时,立即就投入其中去了。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后等到冯国璋、丁件昌、王士珍三人一起去给易随风那批学员考毕业试时,只有易随风在那期毕业的时候,正因为这多兵种战术上的一篇论文,才被刘克武从四百人中选中,直接回到海军当了舰长。
现代化的战争,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是所有人,即使是西方人都无法真正知道的。穿越来到这个时代,本身又是军事学院里每天搞研究出身的刘克武,却是清楚的了解什么才是现代化的战争。
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四年来能展起来一支世界第一强大的海军,当初在复兴党二大上设定出五年展计划时间,刘克武就已经确信了现代化的战争,是完全有可能从自己的国家的开始出现的。
先,中国地大博,只是因为满清异族政府的愚民、愚己、囚锢思想,才导致很多资源无法开出来。只要有好的政策和好的方法,正如四年后现在这样,中国的矿产资源一被全面开起来,马上就能追赶起西洋列强来。
其次,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第一多的国家,这是西方国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相比的。虽然人口基数大,在很多时候会成为国家的展的负担。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想要快展,就需要大批的人才。
中国原本在封建体制下,尤其是闭关锁国政策禁锢下,是很匿乏现代化人才的。但是在这四年里,只三省之地,就为中国培养出了六万名大学毕业生、三十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到了狮年年末,复兴党该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只要把教育放到第一位上,人才问题是不会再成为中国展道路上最大一只拦路虎了。
有了人才,再加上庞大的资源,中国必然可以凭借刘克武“前”百年的见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军事强国。而远洋第一舰队,恰恰正是刘克武打出的第一张军事现代化的试验之作。
虽是试验性的组建出这样一支军队,指挥员的人选上,刘克武却是在筹建这支庞大的舰队之初,就已经在开始物色之中的。
原来海军那些将领,很多都飞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