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云浮 (第2/3页)
武的忠诚让党内未乱起来。
至于其他各部大臣,刘克武不再去让给他人来担任了。陆军大臣直接任命了刘朝先、海军大臣任命了丁汝昌、度支大臣华世本、法务大臣奉春煊、农工商大臣张弼士。
理藩大臣的人事任命上,却在第三天的时候再引起了党内的置疑。因为刘克武居然提名了人家满清的宗室寿者来担任,这一回连一向坚决无条件支持刘克武的杨度,也大为不解起来。
还是一切都等二大上说,刘克武一面与光绪商谈,一面与党内齐齐至京的诸人打起了迷踪拳。当这一切安顿好之后,才有正式上书光绪。请裁八大总督,各省巡抚直归军机处领导。
这一次复兴党内的众人才明白。刘克武为什么起用几个完全就是党内、甚至是满清死忠的人出任要职了。第一个在武英殿上站出来支持刘克武的,不是复兴党的六大臣。居然是李鸿章和寿者。
李鸿章站出朝班,开口朗声言到:“皇上,刘中堂所提之事,臣李鸿章附议。”
他说话的时候,党内六大臣还未来的及出列。光绪也没想到会是李鸿章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这个提议,不禁含笑盯住李鸿章问到:“哦,李中堂你可否说下,你为何要附议此事呢?。
躬礼一下。李鸿章回到:“总督之制,与巡抚多有署同地、责同当
事。
督抚不和,引封疆办事艰难之事,屡见不鲜,此为其一。其二,臣游历西方诸国,各国均为君权高度集中,唯我大清多出了八督分治地方。总督拥兵自治者,也是层出不穷
“其三,总督之权责,利弊相并,信皇上也当还记得,正是这总督之权,当初让几多英雄苦心计的去拼。结果,导致朝中党同伐异、外官之中也是无靠山就甭想干好一件事。故,臣附议刘中堂此议,望皇上准奏。”
的确让人意料之外,连刘克武也没想到这个被自己派人看押了三天。才从南大营中拎出来的“恩师”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他可是当总督出身的人,也正是八大总督让他做了四介,
光绪听完李鸿章的话,尚未及开口,站在翁同和身后的寿者也在此时站了出来,一施礼后,对光绪言到:“臣也附议刘中堂所提之事,既已废提督,再留这总督,久必生乱。此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