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师登门,解除厚恩疑云根 (第3/3页)
武永乐、康熙乾隆。但是臣强者,能称强臣首即不反君自立,而其强却无不以智而为基础,才可以能真正做到一个一直笑着的强臣。
历代之中,名臣不少。古往今来,名臣何下万千?但远如商鞍、王安石,近似翁可酥,却唯可称名臣,却当不起强臣之称。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未能一直笑着,强者常笑到亡故,才能算的上是强臣。
此剪这个身显佝偻、拉着拐杖的老人,一语说出了党患要点之所在。又言出了慈禧最大忌讳之处。刘克武的内心之中。对这个后世存在种种误解的老人,更生出几分敬佩之心。
转头看到刘克武正一眼敬佩之光的看着他,李鸿章浅浅一笑,端起茶碗喝过一口,再说了下去。“若如近来,维新一党每每言论。自甲午年起就无不冲着国制而去、对太后之威形成威胁,汝还难如此也。然,康党乱流,却打着忠君之旗,屡屡冲了太后的肺管子、触了那些王公们的霉头。”
“观天下不结朝党者,唯汝一人也。看那康党所议变法诸事,又唯汝先成事实于山东,却未伤及朝廷制体、未损太后之威、皇上之权。无根可用、不党可信、不枉言可恩也、有实才可授之大权。
此即为汝得太后重恩、重信、重用之原因尔。”
老人将话说完了,笑着盯住刘克武,说到:“仲远明白否?老夫愧领你一声恩师,今日就算第之次教你一些东西吧!不明之处,尽管问吧!”
看到那张充满慈爱笑容的脸,刘克武在其言毕时,立即接话问到:“朝中无党且有实学者,非弟子一人啊!天津袁世凯、两江辜鸿铭,此二人似亦无党,缘何太后不重其二人呢?”
“哈哈,袁世凯无党?无党那小子敢让他那一镇新军,平日喊吃他的饭、穿他的衣,大有私家之兵态势?告诉你,袁世凯现在是自立一党了,从前他是老夫的人。后来又先投翁同酥、再投人家荣禄结果都没靠扎实。”李鸿章说到此,声音突变高昂。
神色由激奋急转变为叹息,李鸿章双手再齐拉拐杖,叹息一声后说到:“老夫一生,用人无数。唯那个袁慰亭,老夫算是走了眼了。真想不懂啊!袁甲三何许人也?那是老夫数年故交,到临死还留书老夫。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