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制非本,新旧同法避禁忌 (第3/3页)
帮自己做着工作才得到的。
那个老中堂的能力,可绝非后世很多书籍中所说的,只是强臣遇上了个弱朝那么简单。袁世凯违背了他的意思,现在那小鞋穿的袁世凯是什么样子,刘克武可是清楚的很。
军费无以为计、军械补充不足、三天两头被人背后下刀子,那老东西现在被李鸿章调理的,已经是焦头烂额。
原由简单的很,只因袁世凯先亲翁后亲荣,结果就成了他背弃北洋、背叛李鸿章的最大把柄,被刘克武的人刻意在李鸿章的面前一翻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之后,成了李鸿章与之反目祸端。
要说袁世凯与李鸿章的关系,按道理说李鸿章是不会对他下那么重的手,三天两头给袁世凯闹点毛病的。袁世凯的祖父、父亲、叔伯那可都是与李鸿章有着故交的,这也是当初为什么人人皆传北洋二承接人,非袁即刘的主要原因。于公上,袁世凯真有大本事。于私上。怎么说袁世凯也是李鸿章的正式门生,更有世交在前。而刘克武却是个毅军出身,除了是一个同乡之外再无其他可攀之处的人。纵是刘克武才胜于袁世凯,那从李鸿章这样一个重视情谊的老人心里,也必是袁占着大分量的。
能让袁世靴现在成了李鸿章明里暗中不断打击的原因,当然是他的投营钻塞,一见李鸿章从日本回来后。被罢职去官,他马上就四处钻营是密不可分的。
当初李鸿章在日本被迫签定下《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卖给小小日本之后,那是举国共骂、众叛亲离。不要说是袁世凯,就算是许多李鸿章一手扶持起来的官员。也都刻意与那个老人家拉开了距离的。
当时,唯一一个不表态的,却暗中仍一如即往与李鸿章保持着联系的。也就只剩下刘克武等寥寥数人而已。老人的心里亲情分,从那个时候开始,才彻底倒向了这个记名弟子一方。
后来再见到袁世凯为与刘克武争夺权利,竟然不惜联合李秉衡搞叛乱,之后又连连主动对以德报怨的刘克武出手。终于,在前段时间他那句新军之中“吃袁大帅的饭、穿袁大帅的衣”那话传进老人耳中后。让这位真正满清的夫忠臣愤而出手对付袁世凯了。
对于这个老人的能力,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