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献救策,陆建章晓破幕后人 (第3/3页)
,头一天就主动先把赎罪银交了。
但赎罪银制度一出,无疑成了清朝皇室和官府敛财的好手段,获罪官员和皇室、官府各取所需,似乎一派和谐。但清朝之亡,始由此生。
而未穿越之前,刘克武清楚的记得看到了过一篇报道,只要掌握好有钱赔、受害者家属同意、社会影响不大这三个条件,此法现在用来增加自己的财资,用去做那么多的事也是唯一可再的上选之法。
既是满清的前规,对于一个急需大笔资金支撑一切的刘克武来说,当时与奉春煊和陆建章商谈惩处墨吏之时,就提出了这个想法。但刘克武的计发”却是要比从前乾隆年间的健全和狠毒了很多。
官员贪腐,财产先充公。为其交议罪银的人必须先受布政司、按察司和指挥司的三司会审,证明其财与墨吏无关才可代缴为议罪人。如此一来,抓进按察司衙门的那些贪官,就没见有人给他们交过议罪、保释之银,只能老实的在那蹲着了。
可同是犯事,到了眼前这俩大商人,现在只是受了株连这样的事上,却完全没有那些顾及和麻烦。
两人站起身后,一听完刘克武的话。立刻千恩万谢起来。最后,孟洛川完全是因为内心的愧疚和求保乌纱帽,“大义凛然”的当场立据捐资两百四十万两。与他相比。侯家财力毕竟还是有限,最后只认捐了刘克武所说的两百万两。
二人当场立据,亲兵回报两家参与叛乱之人,均已证实在方才的乱军之中被诛,孟洛川那两个当了寡妇的女儿大哭着被她们的父亲拉着就离开了将军府。侯维生听闻他那四儿子的三个妻弟也都死,也只能黯然的告辞而去。
待孟、侯二人一离开,刘克武与刘盛休寒暄两句,再对刘春茹用了一眼色后,父女二人就转身走出客厅,向后院而去了。
等到厅上再无他人,刘克武端起茶碗轻酌一口。放下茶碗目光看向陆建章,开口问到:“何人主使?现在可说了。”
没有立刻回话,从袖子抽出一份文书交到了刘克武面前,陆章章翻手抓起了一把大枣,吃了两颗才回到:“此人胆大,却非独立。爵帅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啊!”拿着文书看完,刘克武在陆建章的话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