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7章 安徽之确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77章 安徽之确谋 (第3/3页)

千两白银可用了。

    若听到安徽出了新的黄金产地。无论是光绪还是慈禧,不跟饿狗抢石一样的急催着段棋瑞把黄金给他们运去,那就成了怪事了。只要他们急了,江苏的漕运总督在到了自己人手上,那么路经山东的时候,空隙必然就会多的无法估计。

    让段棋瑞明白了运务非难事,刘克武挥手示意让他坐下。又喝了一口茶,刘克武盯住段棋瑞说到:“安徽之地,另一重事就是整肃学风。现在那个学办孙九龄,我看你们到任以后,就按我先前交代江苏之法,给我拿下吧。那个老家伙可是北洋老人,又贪又狠的东西。弄倒他之后,你们再按我文书上的治皖策。将咱们的老家学风先变下。

    在那份治皖策上,刘克武对安徽的教育提出了大办新学、效法湖广”官办强学、官资强学之法。

    按那新法,学制将全变成仿效西洋的初小五年扫盲、高小初造材、中学方出成材的三级体制去建新式学堂。等于是将小学、初中到高中三级教育体制,在安徽先行试行起来。治皖策上关于教育的资金问题,刘克武阐述了教育乃国家之根本的理论。而资金理应又官府主资大部分。民间集资小部分。

    在体制上,还突出初五年为全民性推广之法,凡是孩童年满八岁就必须进初小学堂去学习,他们在学期间的吃喝住全由各地学办衙门负责。钱粮则由布政司专款拨付。定期再由巡抚衙门负责监管。

    到了高小和中学阶段。则将主要变成了官方出资大半。学生家庭出资小部共同来承担学资。也就是学生交学费可以上学,不交学费的其家长或年纪稍大的学生,利用用秋收、冬闲、春耕之时去官办厂矿、垦田中去以劳动代替学费。

    之所以选让安徽先行此学制改革。刘克武主要考虑到了,安徽出的朝廷重员在时下那个,朝廷里可是最多的。皖系高官,以李鸿章为首的诸多安徽人,在那个。朝廷上现在势力也是相当的大了。

    在安徽先行新学制,让乡野尽传读书声,必然会得到李鸿章的最先鼎力支持。而办学之事,还可以改善下现在开始出现的,清流为保皇而对自己产生的怀疑减轻一些。清流那些人,若听闻大力办学,也必然会站出来支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