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战罢方卸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4章 战罢方卸甲 (第2/3页)

下,清朝历代政府一直也很清楚这些原因。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本来在明朝末期就已经开始不愿臣服于中国的日本,自然就不会再承认他们是中国的属国。此时再听刘克武这样的话,那些日军将领自然会有些受不了。

    受不了归受不了,仍然一身杀气的刘克武,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被无声的认为是他们的那个什么织田信长和宫本武藏转世。

    他们,是不敢再和这样一个杀神,真是脚板什么的。卑劣异常的民族,正如刘克武所说的那样,只有你把他彻底打疼、打怕了,他们才会如此乖乖的听你的话。

    敲了下面前的桌子,刘克武制止了那些日军将领的嘈杂,接着往下说到:“各位也不必为你们的人身安全担心。虽然各位现在战败了,而本帅也与朝廷那,要到了专权处置各位的权利。但不战之时即为邻,等你们的服刑期一满,本帅保证给你们发足路费,送你们回国。而且,在本帅的管区内,保证每位的安全。”

    坐到椅子上,刘克武又说到:“好了,下面就让我们的杨度、杨大人,来具体和各位说下,你们一旦完成大理寺的审判,将会怎么样在我这赎罪。各位不必多想,本帅保证不会让各位和你们的手下,象我们的同胞,在你们国土上一样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此时在日本,也是有不少华人在务工的,不只是中国人到日本去留学。最早中国人到日本务工,可见于史书的是远在唐朝。到了清朝,百年的闭关锁国之后,却只是从光绪初年开始有的。

    飘洋过海的那些华工,本来到了日本是想多赚些钱,还回乡光宗耀祖。但到了日本之后,很多人却直接给扔到了矿山、渔港,变成了受压榨的最廉价劳动力。

    若有华工不能满足日本人的要求,轻者是鞭打、罚薪。重者,打死以后直接就给扔进海里,日本人才没那时间去给一些已经被他们看不起的民族,搞什么优待、优抚和安葬呢。

    许多华工踏上了去日本的船,他们的家人就开始日夜等候他们早日的归来。父母们想的,只是希望孩子能安全归来,不求他们什么衣锦还乡。

    妻子想的,是丈夫可以平安,不求去日本回来后,能真给家里带来什么奢华的生活,只求对现在的生活有改变。

    子女想的,父辈去了日本,见了世面是他们的光荣。等他们长大以后,也要去那个据说已经很发达的邻国,创业发展一下。

    结果,却是光绪在位这前二十年的时间内,飘洋过海去了日本的有十万多华工。真正能好好的回国的,不足十分之一。真正能赚到钱的,更是不足百分之一。

    这些情况,坐在刘克武面前的这些日军军官自然都很清楚。一面的军事工业、造船业和矿业,哪个行业没有华工的血泪再其中。刘克武说出了保证不让他们象华工在日本受到那样的待遇后,刚才还很是不安、不甘心的日军军官,顿时平静了下来。

    等这些日本军官安静下来,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