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光绪的踌躇 (第3/3页)
人之才,却要成我大清之心腹大害啊。”
坐在边上一直没说话的翁同和,终于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了。他站起身,躬身一礼后嘴上说到:“皇上大可不必担心其忠心不够,即使其本人有反心,也不敢真反我大清的。”
一脸茫然的光绪,盯住了他的这个老师问到:“翁师傅此言又是何意?有兵权、有封疆若反则无虑,翁师傅怎会说其不敢呢?”
颔首低头,翁同和接话回到:“老臣说他不敢反,原因有三。其一,其父、叔都为我大清尽忠,若其反族人必不受之。其二,刘盛休已向袁世凯退婚,欲在刘克武守制期满后,将其幼女正式许与其人。加上马玉昆,刘马二人均为我大清之忠臣良将,若其反必不容之。其三,刘克武大半财产,现都集于东城。若其反则财必不守,以其人只睿智,万不会做那等亏己之事。”
两个王爷都点了点了头,庆王爷先接过话补充到:“翁师傅这话说的在理,他再有能力,其军费现在都依靠东城之财收支撑,若断其财路,其军心必散。况且,刘克武本身,就极护其财,断不会做此赔本的买卖。”
听完两人的话后,光绪点了点头,释然的说到:“那就等他把天津这场仗打完,朕再去西苑问下皇爸爸。只要他大胜了,给他个省让他编练新军、让他封疆强我国力也无不可。”
皇宫里的事,虽然很快就被刘克武知道了。但德公公派人送来信的时候,日军已经被刘朝先和王士珍,在聂士诚的炮火协助下,逼的改走西行路线。继唐海后,日军又不费一枪一弹的占领了已成空城的宁河县城。
虽然一粒米、一个人也没见到,但大山岩不禁还是重新自大起来。他以为刘克武这也是怕和日军正面作战了,只能躲到炮台附近去和他对峙。于是他让人立即就联系海上的东乡平八郎,竟然对着大沽炮台发起了进攻。东乡平八郎也清楚大山岩的意图,所以只佯攻并不真打。
布袋已经设好的刘克武,此时却在期待着大山岩的进军速度能在快点了。炮台那边的事,聂士诚在,日本人绝对不敢真去强攻的。
焦急的等待,却迟迟不见日军出来追战。刘克武焦急的在碉堡里来回走起了脚步,杨度揪着眉头想了半天后,突然开口说到:“爵帅,东洋人占的都是空城,而其军又多疲惫之师。若我军先对其做一次夜间偷袭,您看是否可行呢?”
将目光盯住杨度,刘克武不说话冷着脸想了一下。当他开口的时候,目光却已经转向了韩玉国那里:“传我将令,集合魁军九大营所有骑兵。今夜子时,偷袭宁河县城。告诉各营,只管烧光日军之粮草,切莫过于恋战。贪功恋战者、军法从事。”
又是一个让前方将领振奋的将令,很快传到了前方已经扎好口袋的各营那里。骑兵夜袭宁河,却是只为烧日军的粮草去的。这样的命令,也只有魁字营的老部下们,才能真正理解到他们的爵帅又想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