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打仗亲兄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打仗亲兄弟 (第3/3页)

   而且这三十个人有的老唐注意了,有的还真没有注意,现看着这份名单,仔细想来,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不过这只能想一想,不能这么做,如果这么做,等于一下子将韦氏基业催毁了。那么逼得韦氏狗急跳墙,有可能李显连明天早上都活不了。

    所以他将名单住桌子上一放说道:“陛下,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请说。”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陛下,羽林军可你掌握之中?”

    别看羽林军上了战场,有可能很糟,但他们拱卫着京畿要地,特别是皇城的安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唐朝重要的军队。

    老唐只一句话,就将李显问蔫了。

    “陛下,就是调动大臣,切不可操之过急。但调肯定是调动的。实际上说到底,根子还陛下啊。”

    “怎么我身上?”

    “如果陛下奋发图强,国家富强,政通人和,就是王画敢与朝廷作对,请问又有几个百姓愿意附从于他?”

    “可他用的大多数是胡兵。”

    “就是胡兵又如何?如果陛下振作,官员乐为陛下所用,将士乐为陛下战死,就象太宗一样,试问王画敢与朝廷作对否?再说太宗横扫突厥、吐谷浑与吐蕃,用过多少胡兵胡将?李靖三千铁骑,纵横大漠,其中又有几个胡兵?”

    从本质上来说,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天气寒冷,条件艰苦,造成民风剽悍,加上自幼马背上长大的,骑术精湛,又以肉食为主餐,体格也比普通汉人强壮。因此,平均身体素质还是高于汉人。但这也不是绝对,主要还是看领兵的将领,国力,士气。陈庆之用的是柔弱的江南兵,只是七千人,几十万胡军指东打西,都将这些胡人打寒了心。朱元璋也是以和州兵为主,驱逐了元蒙。

    所以老唐的话说得合情合理,李显同样不能反驳。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朕大不了同意将公主下嫁给他,这样行不行?”

    “陛下啊,王画等了迎娶公主,一等多少年了?但等来的是什么结果?那时候他是一个人,能等得起。现他后面是大洋洲三百多万人,八州一百多万人,几十万将士,他敢为公主一个人,不考虑这些百姓与将士。如果要和也就是和,要战也就是战,就是将公主下嫁,也于事无补。就是为了公主的幸福下嫁,也不能这时候下嫁,图让天下人笑话。”

    “是啊,听唐卿一席话,使朕茅塞顿开。”

    老唐嘴角抽动了一下,心想,不是我一席话多高明,是你不够聪明。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皇上聪明,何至于沦落到现的地步?

    当然,李显也不是一无是处,总体来说,他是一个老好人,因此,许多大臣痛恨他不作为,放权给韦氏胡作非为,对他本人来说,想恨还是恨不起来的。

    “那朕怎么办?”

    老唐说道:“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

    我也只有说这么多了,如果我说你用那一个大臣,做什么官职,事情传出去,自己死得要多快就有多快。这个担子自己担不起,只有让李旦去担一担吧。

    “你是说相王?”李显脸上一阵犹豫不决。

    “陛下,去吧,现到了什么时候了?不管怎么说,他身上流着的是李家的血脉。”

    说完了,将眼睛一闭。

    李显只好再次来到相王府,然而中门打开,下人却禀报说相王不。再问,不知道。

    李显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看了这几个下人的眼神,忽然再想到老唐说话半吐半露的样子,忽然会意过来了,原来自己现整成了一个瘟神了。

    老四这是不想替自己挑这个担子,因此主动避过自己,逃脱嫌疑啊。

    但怎么办呢?

    李显站相王府里,想不出来一个好主意,于是立即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相王不欲见朕,奈何?

    不好意思传口谕了,而且对身边的太监李显都开始不大放心。想到自己是瘟神,老唐对自己忠心耿耿,也不想将老唐往火坑里推。

    写好封了起来让太监送到老唐府上。

    一会儿老唐回了一封信。

    李显找打开一看,叫了声:“妙。”

    于是立即派人回皇宫拿一样东西来,什么东西?李渊、李世民、李治的画像,然后交给李旦府上的下人说道:“朕知道你们晓得皇弟什么地方,立即将这个东西送给他。”

    你不看我面子,看不看祖宗的面子?

    看着李旦下人离开,李显得意地用牙签剔着牙,心想,好歹老天还留了一条生路给自己,让老唐活世上。

    他高兴了,李旦躲藏后面,看着这几幅画像,活活气死,不由地怒骂:“你个老三,将国家弄成这个样子,现拿几位先皇的画像来压我。为什么让我替你擦屁股?早干嘛去了?”

    骂归骂,可这回怎么办?

    更多精彩最新章节txt下载尽在,本站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