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武三思之死 (第3/3页)
事实上这也是李重俊政变时的第二个失误。当时事起突然,如果听从李多祚的意见,兵贵神速,再入宫城,未必会成功,但也有成功的可能性。正因为他出东城击杀武三思,又给了李显布置兵力的机会。
对于他的失误,王画也事后心中暗自分析了一下。
让他感到侥幸的一件事,就是李裹儿离家出走,来到自己家中,避免了这场兵祸发生。不然他还会头痛,如果保证李裹儿兵变时的安全。
还有一件事,李裹儿的性格与王画同居时间,又一次渐渐改变。至少历史上李裹儿唐朝公主之中的漂亮的公主,出生时苦的公主,有野心的公主,受宠的公主,狂妄无知的公主。其中有野心的公主与狂妄无知两个头号有可能全部去掉了。
这也是王画担心的事。
如果不是李裹儿的追求,甚至因为这一点,王画与李裹儿还不会走到这一步,有可能现都成了敌人。
但李重俊又出现了第三个失误。
李多祚分兵出了东城,但还是留下一半兵力让李王李千里父子看守东城。
看到李重俊带着士兵直奔武三思府邸扑去,百姓大悦,欢声雷动。
其实这时候如果是王画此,那么看到这些民心所向,会立即将百姓鼓动起来。别看他们似乎没有战斗力,而且进入皇宫,似乎没有这个胆量。可这想法是错误的,一是百姓大多是安份守己的,但也有不安份守己的百姓。并且有几个百姓进去过皇宫?他们传说中,皇宫到处是漂亮的绝色宫女,到处都是金银珠宝。
如果利用老百姓对武三思的恨意,第一步先鼓动他们进入武三思的王府,并且允诺他们烧杀抢掠。虽然做法很卑劣,但将这些老百姓绑同一条战船上。再允许他们跟随自己斩关进入皇宫掳掠。这样一来,虽然他们未必会有多少战斗力,但会皇宫里的整个秩序将会大乱,李重俊却增加了无数胜机。
当然如果事败,李重俊逃不了骂名。但事一败,他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样博一下也是值得的。一旦成功,再将秩序恢复过来,也不是很难。
但李重俊与李多祚等人,根本就没有想过。
两百多名铁骑扑到武三思的府前,武三思早得到了消息,将大门紧闭,同时命令下人防守。
李多祚下令士兵立即停下。现想攻入武三思的府上,只有两条道路,第一条攀墙而入,但武三思的王府围墙高大,还有一些家丁趴围墙上,因为是王爷,也有一些侍卫,还拿着军用弓弩警戒。自己带的是骑兵,这是扬其短放其长,必然会有许多严重的损失。第二条就是撞开大门。
他还没有下令,沙托忠义与他的女婿野呼利从战马上翻了下来,两个人拆掉了附近的一个民居,将屋顶上的大梁取了下来,因为抢时间,就这两个人,都没有喊其他士,将这根粗大的大梁杠了起来。
确实这二人都是胡人,但都是勇力过人的勇将,特别是李多祚的女婿野呼利,勇冠三军。
两个人士兵盾牌的掩护下,举起这个大木头,狠狠地撞向武三思王府的大门上。门很牢固,连撞了四下,大门才轰然倒下。
李多祚立即命令士兵冲入府中。
但大门后面,武三思还布置了一些死士,士兵刚冲入府中,就被这几名武艺高强的死士,连续斩杀了数人。
野呼利看到后大喝一声,上了战马,带着手下也冲了进去。
如果下了战马,武三思养的几个死士未必不弱于野呼利多少,但这是战场,野呼利挟借着战马奔跑时带来的冲力,还有盔甲的保护,主要这几个死士为了保证不让士兵冲进府中,还不能闪躲,对这游侠来说,这无疑自斩了一臂。
野呼利呼声连连,手起刀落,前面连斩了两名死士,其他几名死士见势不妙,拨腿就逃。
这一下子野呼利身后的羽林军欢声雷动,士气旺,一下子冲进了武三思的府上。
武三思本来是想借府邸的高大阻挡一阵子,坐等援兵到来,没有想到王府这么快就被攻破了。他立即带着几个妻妾,还有武崇训等几个子女,想从后门逃走。
可是李重俊这一次带来的全是骑兵,糟糕的是武三思的府邸修得奢侈无比,里面很宽敞,足够战马任意驰骋。而且李重俊的首要目标就是武三思与武崇训,进了府后立即将士兵分成四支队伍专门寻找他们。
武三思还没有来得及逃到后门,就被沙托忠义带着几十名羽林军追了上来。但李重俊并没有立即下令将武三思与武崇训处死,倒是其他的家人全让李重俊命令士兵杀了,然后一把火将武三思的王府点燃。接着将武三思父子俩人绑着,用一根绳子拖战马的后面,带着手下返回皇宫。
看到武三思父子沦落到如此地步,许多老百姓感到扬眉吐气。有的还捡起石头往他们身上扔。当李重俊返回到宣仁门时,武三思父子早就死翘翘了,也不知是被马拖死的,还是被百姓用石头瓦片砸死的。
事后,王画进了皇宫,也看到这对父子的死状,很惨,全身被马拖得血肉模糊,再加上挨了许多石头砖瓦,早就面目皆非。不管对李重俊抱着什么样的感情,但他让武三思沦落到了这个下场,还是让王画等直臣感到万分开心。
李重俊来到宣仁门下,第一口恶气出了,看着李多祚问道:“李大将军,下面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你还要问我,现还不得一鼓作气,将韦氏斩杀,将大政揽手中,还能怎么办?但李重俊却将战马一拨,奔向了人群,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人。
更多精彩最新章节txt下载尽在,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