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第二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第二箭 (第2/3页)

马上立即严查。

    但宋璟终于急了,交到李显手上还有好事?说不定马上又来了一个龙门游猎,一个月不回京城,到时候什么都成了黄花菜。这时候也不顾后果了,他猛地从地上跳起来,伸手就将这个册子抓手里,大声说道:“陛下,这件大案是陛下让臣与魏相公查办的,应当将它交给臣来处理。等到案情明了之后,臣会将结果通知陛下。”

    说完了,又低声对魏元忠说:“魏相公,这件事我一个人不行,你得帮我说话。”

    他也知道一个人不行,可有没有想过,那么王画一个人就行了吗?

    李显不高兴了,这个册子到了宋璟手中,就成了一件公案了,自己想袒护都来不及,因此不悦地说:“宋侍郎,朕将此案交给你查办,另外还有谶言大案也交给你查办,这都是多长时间过去,为何到现一点音讯也没有?朕今天撤销了你这个任命。”

    但宋璟确实硬度象花岗岩一样,他听到李显这样说过后,十分地失望,知道李显心意,有可能这么好的机会,李显又想和稀泥和了过去。于是他举起这份册子说:“陛下,臣无能,没有办好。但陛下既然将此案交给臣来处理,臣一定要还此案一个真相大白于天下。如果陛下对臣不满,请臣将此案查清后,就是将臣斩杀臣也没有怨言。但如果此时让臣置若罔闻,臣今天就一头撞死这个铜柱上,以死铭志。”

    说着将头碰这根铜柱上,碰得咚咚作响,一会儿前额就血肉模糊了。

    王画心中一阵叹惜,心想,好一个激烈的汉子,这才是真正的直臣。但事实上王画也与宋璟不同。因为朝堂分为清流与浊流,许多清流大臣倒入五王怀抱,也因此对王画不抱着好感,甚至他们还认为如果不是王画出兵洛阳,当时五王能将所有局势控制,不会有武三思的灾害。虽然这几天,王画雄起,让他们开心,有许多人也认同起来,这个认同还是五王放逐后才会有的,否则还是不行。

    但心中还是有敌意。甚至有些大臣不知轻重地认为,让王画与武三思互相咬那才好,后二人咬得同归于,那才天下大快。可宋璟不同了,他清流大臣中名声很高的。

    不过王画也无所谓,做一个象敬晖他们那样的清流,王画会赞成么?就象明朝的党争,有几个真正清白的?只不过是一个口里喊着大义,实行上为了自己争权夺利的伪君子。对国家对百姓,根本没有一点好处,说句难听的,都不如和坤,和坤还会敛财,就象嘉庆一样,前面处死了和坤,后面国家财政瓦解了。

    可不是没有好处,现就看出来了,先是魏元忠,后是许多大臣,有的用头撞桌子,有的用头撞墙壁,有的捶胸顿足,有的跪下号淘大哭。如果今天李显想将这件事和了稀泥,有可能马上少五十个大臣因为不满,自杀这个大殿上。

    王画心想,这才象样子,那象刚才自己那么冷冷清清的。也不是他没有朋党,有很多,那都是将士,朝中的文臣只他还真没有多少志同道合的大臣,愿意向他附和。

    李显一看,脸成了一张苦瓜脸了,这可怎么办?如果是宋璟一个人还好办,这么多大臣一起义愤填膺,怎么处执?就是宋璟一个也不好处执,如果宋璟一心强求,难道这件大案有了线的情况,还真能不了了之?

    李显只好看着王画,心想这件事是你挑起来的,替朕收场吧。

    王画还真替他收场了,看到宋璟问道:“宋侍郎,这个册子是我得来的,我不管你怎么看,请将它还给我。”

    宋璟听了心里发苦,王画炮声隆隆,可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后,因为他来了一句,陛下,何去何从,交给陛下处理,立即使得李显与韦氏对他印象转变。但逼得自己将这个要命的小册子抢过来,成了冤大头了。难怪他那天写了四个字,早朝逼我。

    但现不是与王画计较的时候,他将小册子塞进怀里,还不放心,将腰间的玉佩的红绸带解了下来,玉佩往地上一扔,也不要了。将官服解开,用红绸带将里面的绸衫紧紧扎起来。这回想要从他身上得到这个小册子,除非将他衣服全部扒了才行。

    李显先是想笑,可一会儿头痛了。

    王画也故作一脸惊诧,装疯卖傻地说:“宋侍郎,你这样太过份了吧。”

    宋璟怎能不知道他的想法,但不好斥责,只好说:“王学士,当日上皇说你是将来大唐的魏征,明镜。请问什么叫明镜?你明知道将这份证据交给陛下,陛下因为想和平,这件千古未有的丑逆大案有可能再次没有音讯,还要交给陛下。这就是明镜?什么叫辅佐陛下,是帮且陛下纠正过失错漏,使国家走上正常的轨道。你就是这样帮助陛下的?还有,昔日,你的恩师不顾你出身寒微,将你携为弟子,对你期以高希望,你就是这样回报你的恩师的?”

    “这个,这个,”王画嘴中呐呐的,然后看了一眼李显,表情十分为难与委屈。

    宋璟看着他无辜的表情,快气疯了,朝魏元忠使了一个眼色,说:“王学士,你现只是一个学士,没有权利看押那几名人供,将他们也交给我与魏相公吧。”

    朝李显一拱手说:“陛下,恕臣为了国家,为了朝廷,为了你的江山社稷,无礼了。”

    与魏元忠一左一右,也不顾正早朝,需要散朝后才能离开,推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