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六) (第3/3页)

他们前去将这些名石全部找出来。(具体的介绍见作品相关,过几天上传)

    但有一个好处,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玩物丧志。

    当然,现王画躺家里,连走路都不行。而且无论是五王也好,还是武三思也罢,与王画都有很大的矛盾,王画也乐意见到他们二虎相争。所以,连李旦都疏忽了王画。

    但就大家疏忽王画的时候,王画做了两项对历史走向产生大影响的决定。

    第一个决定,正好现他闲赋家,除了继续将那本《红楼梦》凭着记忆,讲解出来,让李红与沐孜李记录下来修改整理。其实主要是给老武看的,老武上阳宫,是等于关上阳宫了。没有李显圣旨,就是王画也没有探望她。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他将前世还记得的一些物理化学知识全部写了出来。不过这有点难度,比如化学,课本上的实验,都是有实物的,现到哪里有实物?因此怎样从有到无,让人看到这本书时真正学到知识,有点困难。但大的困难不是这个,而是推广。如果王画将这两种知识推广出去,将会引起轩然大波。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王画本来就不打算唐朝推广的,而是放大洋洲,随着迁往哪里的唐朝百姓越来越多,那块土地将会成为他的国度。

    这些都是平民百姓,又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等于从头开始,不会存传统的影响。但王画本人也忽视了它的意义,直到三十年后,他与一群妻妾子女以及手下,带着军队再次进入唐朝平息安史之乱,强大先进的武器,才震惊了所有的国人。

    不过那时候他拥有的疆域面积,也远远超过了唐朝几十倍面积。真正说起来,那时王画才算得上千古一帝,真正的世界之主。但现王画也猜想不出来,他的命运走到那一种地步。

    第二个决定就是制造大的船只。这是为了老百姓着想的,管有可能再次为他带来巨大的财富。他又画了多的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图样,以及工业化革命时欧洲帆船的式样。请工匠参考。

    虽然第一次图样,有许多地方因为理论与技术的原因,被工匠拒绝了许多。但王画知道这些船只式样才是真正优秀的船只发展方向。象郑和下西洋时,船只吨位几乎达到近千吨,欧洲帆船与蒸汽铁船交替时,木船的大载泊几乎接近两千吨,现纵观世界,也找不到这么大的船舶来。但大量船只的制造,增加了工匠的技术与造船的学问。这时候再次上这些船只,也有了一些火候。

    造大的船,对王画本身有好处,但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利用大洋洲作为中转站,前往美洲大陆。但与到大洋洲不同,沿途都有岛屿,从西兰开始,一路向东,大洋上的岛屿很少,即使有也很小,供给将会成为严重的问题。所以必须船只吨位要大,这样才能增加供给与载运货物往返与抗风暴能力。

    都不是为了财富,现海外那么多岛上有无数的财富,王画都来不及开发了。他主要是为了美洲的一些杂物,特别是杂粮种子,还有像胶树。其中的旱粮作物与像胶树,是很重要的。

    所以王画并没有清闲下去。

    眼看十月又要过去了,李显从龙门游到安,天就冷了下来。没有办法,无精打采地回到洛阳。但第一天早朝,大臣就给他上了一课,一大半大臣弹劾他身为皇帝,现不管政事,是荒废国家。还有许多大臣将各地进奏的奏折呈了上来,都是各地弹劾武三思或者要求处执武三思的,有的奏折言语激烈无比,直接说了,如果不处理武三思这个奸臣,那么后会果如谶言里所说,武三思能将唐朝江山篡夺了。纵观千古,有几个大臣为了一点财富,居然敢决黄河大堤的?还有的奏折里直接骂李显是一个昏君,比晋惠帝还要昏暗。连出现这样的鹰言,屁都不吭一声。

    李显气得手发抖,这还有完没完了?

    再次宣布退朝。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画笑了一下。

    但李显既然无药可治了,王画就要另有安排了。他将沐孜李喊来,是让她托人秘密将二十万缗钱带给莫贺干的,并且吩咐他可以加快秘密的扩张。虽然鄯州一带地处偏远,但也有好处,正因为远,当地羌人、吐蕃人、党项人、突厥人以及昭武九姓鱼龙混杂,朝廷管理疏散。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就行了。以莫贺干的精明,有了钱上下打点,虽然等于将血字营囚禁那一片扁长狭小的地域,但可以将那片地域打成一个水泄不通的铁桶地盘。虽然那么些蕃子野蛮,可利用好了,战斗力却是十分强悍的。

    沐孜李高兴地看着王画。

    王画说:“你不要胡思乱想,这是学习孟尝君,布置以防万一的三窟。”

    沐孜李没有驳斥他,高高兴兴地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王画从李红与沐孜李的中间爬起了床。两个女子也惊醒过来,她们穿好了衣服,但一会儿沐孜李进来禀报:“二郎,那张纸挂上了。”

    但因为神情复杂,没有说清楚,又补充道:“不是,是好几张纸,张贴天津桥南的两侧。”

    王画一笑,这应当早他预料之中,但武三思的这一杀手锏很毒辣。只是因为自己相逼,提前几个月让武三思将这一杀手锏使了出来。

    他问道:“纸上写了什么?”

    “写了很多,还有二郎与公主殿下也其中。”

    怎么与我有关系了?好象这与历史都不相符合。

    正王画略感惊诧的时候,外面下人前来禀报,皇上带着群臣来了。都不顾现早朝时候,李显又来到王家。

    更多精彩最新章节txt下载尽在,本站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