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三) (第3/3页)

了想做皇帝的想法,后将他毒杀。但这件事还很遥远。现自己这些布置大的好处,就是逼迫武三思展开反击。而且因为韦氏的支持,很容易成功。滑州一案,加上谶言一案,也许武三思处理好敬珲等人之后,还继续有些担心。但过了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看到居然安然无事了,做事加肆无忌惮,同时因为谶言,多少也会诱惑着他的野心。

    现因为李显的软弱,连沐孜李这个小丫头看到自己掌握了一些力量,劝自己做皇帝。况且武三思?但做皇帝第一个就要铲除李重俊。李重俊马上就要从汴州回来了,这一次回归还是强势的回归,挟着大功回朝,同时因为他的“作为”,比历史上招纳了许多大臣谋士投入他的门下,而且自己装聋作哑地间接送了许多钱给他。五王一旦倒台,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大臣又会立即投奔他的怀抱。

    这两条猛虎的厮杀,才是真正的厮杀。当然,如果武三思有了防备,李重俊未必象历史上那样,得逞了一半。不过有自己隐暗中侧应,可以无形地将事态的发展导向自己需要的方向。

    所以他又说道:“李红,我们这几个月就看戏吧。”

    李红乖巧地点了点头。

    但王画想撇清这场是非,事情的发展却不如他所愿。

    李显回到宫中后,气得不行。也想找一个人商量,可想来想去,却没有一个好的人选。正好看到御花园里,李裹儿与上官小婉下棋,可下着下着,不知道为了什么生气,责骂一个太监。

    这个太监自然不敢吭声,唯唯诺诺。

    李显理解李裹儿的心情,正与王画较劲。不过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王画。于是带着侍卫,再次来到王家。

    皇上来了,下人们不敢将大门再闭上了,甚至都没有等王画回话,就将大门打开,将李显放进来。

    李显直接来到王画房间,首先关心地问道:“冠军候,伤势养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伤势好了许多,但因为箭伤很深,现腿上还时不时有痛疼传来,想要行走,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没有事,慢慢将伤势养好,但朕今天前来,有一事相询。”

    “我听宋侍郎说过了。”

    “宋侍郎来过了?”李显狐疑地问道,王画不是闭门谢客了吗,怎么又与宋璟继续交往。

    王画将事情前后一说,然后说:“陛下,臣想,谶言之事可大可小。此案虽然难查,就是让臣来查,臣同样也不能保证查出来直凶。”

    说到这里,他心中窍笑,也幸好李旦逼亲,自己想出这个馊主意,否则今天早朝查案的人选不是宋璟,十有**落自己头上。难道让自己将自己与沐孜李交出去结案?

    “但朝廷出了这么大事,总得做一个表态。所以臣私下里劝慰了宋侍郎。也不知道臣做得对不对?”

    “做得很好,”李显说,当时一怒之下,根本就没有想这么多。现经王画一提醒,是有点强人所难,正好借机下台。但他问道:“如今之计,冠军候有什么好的建议?”

    “臣以为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大者为国,小者为家。治国与治家是一个道理,所以孔夫子说,齐家立国。但治家首要前提是家和万事兴,治国也是一个道理。所以陛下让臣将滑州之案牵连不要太多。主要也是想让国家以和为贵。”

    这句话说到李显的心里面,他连连点头。

    “一个家有一个家长,一个族有一个族长,一个国家有一个皇帝,因为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人管理指引方向。而百姓就是陛下的臣民,陛下的子女。换句话说,手心是肉,手背是肉。无论平阳王也好,德静王也罢,他们都是陛下的子女,一样的痛爱。同样,他们也想家族中得到多的权利,与陛下的宠爱,争执难免会随时发生。如果小争小执,倒也罢了。但争得不顾家的利益,那么作为家长的,就要教育这些子女听话。如果再不行,家长将他们屁股掀起来,打上几巴掌,对他们惩戒,又有什么错误?至于谶言,倒是要慎重了,陛下何不下旨,立即让百姓禁止传播这条谶言?”

    这些话就是狄仁杰世,同样也会赞不绝口。

    建议很中肯,朝争到了现的地步,再不中止的话,朝堂就会产生严重的分裂。象司马光与王安石就是这样玩的,把一个大好的河山硬是玩得一天天衰落下去。至今明朝从始到终的党争,使明朝几百年的历史乌七八糟,几乎就没有一个好的时光出现。

    方法很简单,不是争吗?一起下放,马上朝堂就安静了。

    不过这一回没有替武三思说公道话,但武三思此,也无可奈何,这样朝换代的谶言本来就是统治者头号大忌,王画没有进一步说必须将武三思斩杀,就算对得起武三思了。

    但李显会不会听他的建议呢?

    更多精彩最新章节txt下载尽在,本站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