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天津桥外的喊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天津桥外的喊冤 (第2/3页)

。如果皇后真象我所说的那样有野心,她忌惮的就是相王了。如果她对陛下图谋不诡,然后再去谋害相王。李氏宗室嫡系将会被她一拨干净。那么百姓与大臣都会寒心。这个传统将不复存。到时候二郎岂不是有了大义,有了机会?”

    “想要谋害相王,以她,”王画讥讽地笑道:“没那个能耐!”

    “但二郎有啊,只要我们暗中且她一臂之力,谋害了相王。接下来她就会对付陛下,那时候机会就来了。”沐孜李说到这里,她眼中闪着兴奋的眼神。

    “得,我怕了你了。第一明确告诉你,我对皇位不感兴趣,不愿。第二就是感兴趣,也未必会成功,不能冒这个危险,不当。第三一旦我图谋造反,肯定会大动干戈,生灵涂炭,不忍。第四,就是我谋反成功,国家将会遭到严重破坏。想要恢复到现顶盛的时候,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不值。”

    四个不字将沐孜李说傻了眼。

    “但二郎,可眼下你怎么办?”沐孜李问道。

    如果不明确想法,马上就会迎来危机。既然她都想到了韦氏将会祸乱朝廷,这点智谋还是有的。一旦王画迎娶了李持盈,作为个人来说,她是愿意的。但失去了李裹儿李显面前吹风,王画将加艰难。而且王画这么多的努力,就是为了达到迎娶李裹儿回来,一旦失去李裹儿,对王画的打击也是可想而知的。

    “我正想,”王画十分苦恼地说。

    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李旦绑架李持盈的,居然出了这个难题给他。如果没有绑架这回事,这几个月下来,慢慢安排,亦能将危机化解。可突然出现,却使他手足顿措了。

    说完了,他望着窗外。窗外一轮明亮的弯弯明月。他的视线很好,都能看到伏瓦檐上护卫佩带的横刀露出来的刀光。忽然他灵机一动,将沐孜李拉了过来,与她说了一番话。

    沐孜李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抽泣地说道:“二郎,你这是何苦呢?”

    “没有办法,想要得到必须得付出。”

    第二天朝堂上又传出一件震惊的大事,王画昨天夜里送走了客人,然后与他那个俏婢女,波斯的流亡郡主一道拜见她的父亲。

    这很正常,王画对下人十分好。比如他身边两个小妾,唐朝迎娶小妾不叫娶,而叫买,没有娶妾的说法。当然王画还可以将她们作为媵,但李红与沐孜李都没有同意。因为小妾只要王画想,娶几百个回来都没有问题,但媵是有配额限制的。如果按照王画的候爵,只能娶三媵。娶媵一般也没有规矩,但王画想要迎娶李裹儿也好,李持盈也好,这就会产生掣肘。况且她们有可能还带过来两个伺候的丫环,那才是正宗的媵。王画还有其他的情债,比如李雪君,或者王家这个不知如何处理的小娘子。如果她俩人将腾名额占完了,王画以后加掣肘。

    这是贴心的做法,李裹儿后没有生两人的气,这个低调也是一个原因。

    但王画偏偏象娶正妻那样,举地了一个仪式。可怎办?他没有大宴宾客,想弹劾都找不到理由。

    可换一句话来说,王画对他身边几个女子很好。不然这几个女子都不会为王画卖力了。因此王画亲自登门拜访也情理之中。

    虽然晚了,但拖到第二天情意也就没有那么真了。

    与李雪君的父亲以及这个波斯人的几个妻妾说了好一会儿话,王画才离开他家,但考虑到了李雪君父女难得一见,王画也让李雪君留了下来。然后带了四名护卫离开了。

    王画身手多好?况且京城,也带了四名护卫。然而就回来的路上出事了。

    十名刺客手持着军用弓弩暴起发难。而且他们是有备而来,因为考虑到王画的身手,他们第一拨箭全部射向王画的大腿。然后第二拨箭还是射向王画的身体下面。直到第三拨箭才射向王画的身体上面。

    这一次的暗杀,导致了王画避让不及,大腿上中了四支箭,连屁股也挨了两箭。侥幸他身手确实很好,射到身体上面的箭全让他躲过去,或者用手抓住了,只胳膊肘儿上中了一箭。但一双手因为抓箭,被划伤多处。两名护卫同时也中箭受伤,但他们还留下来保护。另两名护卫想去追拿,但因为人手少,加上王画腿部严重受伤,血流不止,不能亲自追赶,后让刺客全部逃窜。

    王画让李红代写了一篇奏折,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并且说道看来我不适合做这个官了。得,我现有愧陛下的垂爱,我将所有官职爵位一起辞了吧。

    听到这个消息,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将视线一起集中武三思身上。

    想要谋害王画,现有很多人,比如那个什么大夏国,还有五王集团的许多人同样对王画恨之入骨,不过现五王希望王画打击武三思,因此暂时没有这个企图。后只剩下三方的人马。相王李旦,都怀疑是李旦绑架了李持盈,演了苦肉计,归根到底是不想将李持盈下嫁给王画。而且他也有能力调动这么多刺客与军用弓弩。

    但现也听到风声,说李旦已经托小郡主亲自到王家说同意这门亲事。或者还是苦肉计,明是同意,暗是拖,只要将王画刺伤或者刺死,这门亲事拖下去或者作休。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刺伤拖下去这门亲事,也许符合李旦的想法。刺死李旦就未必会这样想了。毕竟现与王画主要矛盾的对象是武三思。留着一个活生生的王画对付武三思,比拒绝这门亲事,对李旦加有利。刀箭无眼,又深夜之时,视线不太清楚,人手又多,谁能保证这么多弓箭突然射出,只会射伤王画而不会让王画致命。事实上王画也多次用手抓住了射来的弓箭,如果有一只弓箭没有抓住,又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是旁人还会出昏招,但谁能相信李旦会出昏招?

    李旦排除了。

    然后是太平公主,也有能力调动这么多刺客与军用弓弩,然而她与王画还没有发展到想要至王画死地的地步。况且她现隐隐地与武三思同样不合。

    当然,还有人想是王画自己导演的苦肉计,可一想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刺杀,而是十个人的刺杀,如果万一失了手怎么办?王画就是用苦肉计,也不会用这么危险的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