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故人 (第2/3页)
大臣,好象找一个与王画亲近的人很难。只好让宋璟担任此职。
也因为这样一想,李显又觉得有些愧意,如果王画有谋反的想法,也不会将自己置于孤地。但用还是不用?用才能是不用怀疑的,可确实会带来许多麻烦。
宋璟首先向李重俊与李裹儿还有上官小婉宣旨,李显说了拨款的事,顺便对几个人奖励了一下。然后单独与“王画”会见。
宋璟说道:“王学士,是这样的,皇上的意思你务必以赈灾为主。当然了,宝藏的案子还是要查破的,可不要牵连太多。天下要以和为贵。”
其实他前来之前,李显与他单独会见,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宋璟也答应下来,正好朝中乌烟瘴气,他想出外散散心。对李显的小心眼是心中诽谤。又想要这个宝藏,又想不动朝中与地方上的蠹虫。怎么可能。
说完了,他的任务已经结束了,似笑非笑地看着“王画”。
“王画”答道:“我知道了。”
“哦,王学士是真妥协还是假妥协?”宋璟脸上再次露出笑意,然后大摇大摆地对李红说道:“李红,好久未见,越发长得漂亮了。”
李红不怕宋璟,跟王画身后,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她大大方方地说道:“宋侍郎,难道你闲得慌,怎么也跑到汴州来了?”
“陛下的圣旨,臣怎么敢不遵?咦,王学士,那个宝藏倒底是真的是假的?”宋璟同样很好奇,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他查了无数的史料,不查还好一点,查了后反而糊涂了。
“王画”答道:“宋侍郎,是真是假,还有几天,我就会给你答案。”
“不会吧,你连我也不相信?”
“王画”硬着头皮说道:“那个,有些地方我也没有想清楚。”
他不知道宋璟的黄门侍郎倒底是多大的官职,反正这个官职大到他难以想像的地步。虽然这几天他也见过了公主,还有昭容,可心中还是十分地紧张。现他的额头都涔出汗水来。
宋璟不是李重俊,他看着“王画”,眼中产生了怀疑。
李红说道:“我们家二郎今天还有点事情要处理,这样吧,宋侍郎,你长途奔波而来,先下去休息一下吧。”
“别急,”宋璟一把拉着“王画”的手问:“王学士,来的时候,我路上看到《礼》,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未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你认为周武王做得可对?”
“王画”别的不知道,可周武王知道啊,他答道:“做得很对。”
宋璟站了起来,看着他,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
船只逆流而上,到了日暮时分,他们才到了陈州。
这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后来包拯陈州放粮,也就是指的这个陈州。
但王画与阮家小娘子就象是受到惊吓一样,躲藏一个小客栈里,直到第三天,两个人才诡诡祟祟地出现陈州的街头。
直到第五天,一个中年人来到客栈找到他们,开门见山地说:“阮小娘子,我也是夏开命我前来迎接小娘子。”
阮家小娘子依着王画的吩咐,瑟缩着身体,狐疑地看着这个人。
这个中年人拿出一个玉佩,说:“小娘子,可否记得这块玉佩?”
阮家小娘子看到这块玉佩,忽然抽泣起来。
王画不好插言相问,但也估计出来,有可能是两个人的订情信物。
阮家小娘子哭泣了好一会儿才厉声问道:“你们将夏开怎么样了?还有两位师兄为什么会被人杀死?”
“阮家小娘子,这是一个误会,夏开与他几位师兄前来,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因为其他的原因,两位师兄遭到杀害了,当然也是我们保护不力造成的。这样吧,等见到夏开,你自己与他解释。”
王画一把拦前面,说:“不管你们是什么来历,那天晚上杀死了那么多人,请你将话说清楚,不然休想带走阮小娘子。”
“你是什么人?”中年人反感地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