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几人不动心 (第2/3页)
姓刘的人,要看什么半块玉玦,说是他们都是皇帝的后代,其实刘全没有这半块玉玦。那个姓刘的让他他家到处找找,然后一脸失望地离开了。
刘全半信半疑的,于是家中各处寻找,后要屋梁上找到这份遗书,还有半块玉。可是这半块玉他怎么看,也看不到象一份藏宝图。刘全只好等另一个姓刘的人再找他,将两份玉合一起,看能有什么线。然而过了几天,就失踪了。
河车机与纪处讷不相信,可无论怎么拷打,还是这份口供。
于是纪处讷命令捕刘全,将刘全四口放了回去,可半路上却将他一家四口为了灭口全部杀死。
过了一段时间,刘全的尸体也被人发现,然而却得到了一条证据,他死之前,也就是失踪之前,他曾经找过丁柱。不过这也不能证明什么,就是有可能因为丁柱玉界的名气,他请过丁柱参考过,就象那个王姓青年也请过丁柱看过这块玉,也不能就此证明东西就丁柱手上。
后来纪处讷也请过丁柱交谈过,但丁柱对此事一直否认。只是说刘全是见过他,也谈了他家有一块玉器,想请他看一下。丁柱对他说可以。可是从那一次交谈过后,就再没有看到刘全。
说到这里,他的交待与若如雪的交待相差无几。可是到了现,河车机还是否认丁柱一家是纪处讷派人杀的,他的理由与王画相差无几。没有这个必要多此一举。
后来武三思得势,将他调到京城,做了太府卿。可对于此事,纪处讷依然没有放弃,因此才将河车机留了下来,升做了司户,继续追查。
王画又问道:“那个青芜与青瑛呢?”
“她们纪使君到京城赴任时带走了,不过她们现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为了灭口,必然的下场。可就是纪处讷将她们打死,又有谁敢过问太府卿打死两个出身青楼的婢女?
还没有结束。当时参案的不只是纪处讷与河车机两个人,还有一些衙役、基层官员以及社会闲杂人员,刘家的尸骨埋藏什么地方,以及纪处讷汴州做下的其他不法事情。
一边审理,一边抓捕。
一直到中午时,审理才告一段落,河车机文书写下的记录上签字画抽,然后象一只泄气的皮球一样,软绵绵地瘫痪地上。
刘顺说道:“我们吃午饭吧。”
一道从公堂走了出来。
然而大家脸色都是不同。多的是一脸沉重。这件案件因为与纪处讷有关,不但对汴州,就是对朝廷都会产生许多变数。
李重俊低声问道:“那么丁柱一家,到底是谁杀害的?”
王画抬起了头,看着天空。天空高阔,蔚蓝一片,有几朵浮云天空中荡来荡去,轻盈白洁,仿佛是一个个仙子。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岂止丁家的凶手。还有这个宝藏是真的是假的?”
听了王画的话,一起侧过耳朵。三十万斤黄金,无论对谁,都是一个强烈的诱惑。
“这个简单,太府卿知道那半块玉玦的下落。只要找到那半块玉玦,以王学士制器的本领,一定知道是真是假。”
“如果太府卿不承认呢?”
“他敢不承认,这件大案上书朝廷后,无论是什么人也包庇不了他了。况且这么大的宝藏,父皇会让他私吞?”
没敢明说。如果李显得知了这么多黄金,同样不可能不动心的。其他不说,单这笔巨财,就是武三思亲自犯事,李显也会逼武三思将玉玦来龙去脉交待出来,以便找到藏宝图。
王画嗤笑了一下,说道:“如果是假的怎么办?那样太府卿固然让人笑掉大牙,我们这一行所有人也会让人笑掉大牙,为了一件子虚乌有的宝藏,惊动全国。”
上官小婉眉头皱得紧。正怕就是假的。如果真有这个宝藏存,还要好一点,被害的只是一些平民百姓。也不象滑州块堤大案,上万人的死亡。大不了纪处讷贬职就是,过一段时间还继续可以升迁回来。但是假的,那可糟糕了,首先就让人怀疑他的智力。没有了智力,靠什么处理国家大事?不要说让人贻笑大方。
“不仅仅如此,如果是真实的,我们必须将宝藏找出来,如果是假的,是谁放出来这幕闹剧,导致了多起人命案的发生,他又有何用意?还有,那三具棺材是谁从林中送出来的?那个姓王的青年又是何来历,居然都让太府卿忌惮,好象让他忌惮的人整个天下人也没有几个。丁柱的四个徒弟是谁接走了,信上又写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一看就离开汴州,连犹豫一下都没有?以及玉执姑娘邀请我们居住,真的是一件巧合?”说到这里,王画停下脚步,看着李重俊说道:“实际上这件案子到现才解开冰山一角。其实这时候破开一些谜面的时机都早了一点。”
“为什么?”
“本来蛇儿鼠儿一起出了洞了,我可以装作不知道,这样就能得到多的线了,后将整个案件解开。就象滑州那次一样。然而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