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黯然销魂螭龙玦 (第2/3页)
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直到李自成为了攻打开封,扒开黄河,城内还留下三十七万百姓没有逃跑,让他一下子淹死了三十四万,开封也因此真正没落了。
其实王画对农民起义不是很反感的,可他反感的就是这个李自成,如果不是他,清人根本以几万军队的力量,不可能攻入山海关的。这才是大的民族罪盔祸首。
转了几条街巷,来到了个湖泊前,当然汴州城内外有许多湖泊。就是后来的开封水资源开始缺乏,依然有许多湖泊分布城内外。王画也不知道它后来叫什么名字,其实连现汴州城是不是与后来开封同一地点上,他都无法确认。但知道它现叫牛家湖。
牛家湖畔东端尾部,正是修文坊,但修文坊情况很特殊。因为地形,往牛家湖畔方向去的那部分成为一个三角尖刀形,大多居住着富贵家庭,地形越狭小,院落却越大,房屋是金璧辉煌。这正好借着牛家湖的风景。
但从白执丈夫郭锦鲲买下的这间府邸往东,居民开始转为平民,房屋越来越小,看上去也困窘。
走进郭府,虽然牛家湖的尾端,但风景依然很好,向西眺望,可以看到牛家湖波光粼粼,湖的南边还有一大片莲藕,蔓天的碧叶中,依然有一些少量的荷花绽放着动人的身姿。
但王画等人来到二楼上,却都看着东边那间被烧过的院子。
院落不大,一栋小楼,现已经成了残垣断壁,南边一个高高的顶柱还毅然地屹立,矗立天空中,似乎向路人诉说着它昔日的辰光。
院落中间还有一口水井,以及一些杂物间,可都让大火烧过了,到现还能看到一些烟薰火燎过后的痕迹。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花卉,有一些花卉到现还顽强地存活着。
王画狐疑地说道:“刘刺史,你确定他是匠人?”
虽然与郭府这间院落不能相比,但这间院子有楼,有杂物间,有一个小花园,修仁坊不算是闹市,可也不是城内的冷僻地方,如果没有这件事,这间院子价值同样不菲。
刘顺答道:“王学士,我刚才忘记介绍了,丁匠户名叫丁住,虽然是一个匠人,可制玉的手艺闻名四方,手下带着许多徒弟。如果不遇到这场火灾,丁家也算是小康之家。”
王画这才释然。
瓷器是中国著名的手工艺品,但中国历史悠久尊贵的手工艺品,还是玉器。丁柱现代说是匠人,其实后世的说法就是制玉大师了。得到一些收入并不让人奇怪。
下人们很快让房间拾出来,其实玉执也不是虚言相劝,郭府这栋院落确实很大,起首是一排平房,大约七八间,然后是一道遮壁,后面是一栋小楼。小楼过后是一个小花园,又是一排平房,平房过后是一个大的花园,花园后面又是一栋小楼,但已经不能说是小楼了,楼上楼下接近二十几间房间,每间房间都很大。难怪白执说用了一千五百缗钱买下很划算。
玉执高兴地将下人与自己的东西收拾到了前面的小楼与平房,后面留给了王画他们。这已经足够安排王画带来的人手了。当然多的护卫大多数要另行安排的,但他们要轮流当值,保卫王画,特别是李重俊与李裹儿的安全。
安顿下来,刘顺邀请王画一行到酒楼吃午饭。
王画也没有拒绝。
其实到了这时候,刘顺已经看了出来,这一行四个人当中,王画的身份是卑微的,但却是说话有份量的。
正吃饭时,几个衙役找了过来,站门口没有敢作声。
王画丢下筷子,说道:“有什么情况禀报吧。”
一个捕头打扮的人躬腰说道:“小的们察看过丁匠户家的坟墓,每座坟墓都有几天前被人挖掘过了。但有三座坟墓里失去了棺材。这三座坟墓并且昨天夜里时分,被再度挖掘。其他坟墓棺材里是什么情形,我们已经请了赵大保去重验尸。”
说到这里,他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说道:“这是从一具棺材找到的,赵大保让小的带过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助王学士侦破案件。”
王画接了过来。
这没有人与他争抢,制器上,虽然没有听说王画制作过玉器,但王画的制器本领,他说他是天下第二,就不会有人敢称第一了。
这是一个玉玦,上面还雕着一条螭龙花纹。
王画细细观赏着,然后说道:“这是一件古玉,并不是丁柱制造的。”
大家也看着这件玉玦,只看它是一块碧玉,上面还有一些血丝,颜色温润,其他的就看不出来了。不过唐朝仿古字画的有,甚至仿古人写文章的语气仿牌古时诸子文章的都有,但仿制玉铜等器还比较少见,这上面考研的人是几乎没有。
王画又细细的辨认了一下,说道:“这是汉代的玉器。”
“有什么理由?”李裹儿听他居然将年代断定到汉代,好奇的问道。
“其实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