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遗失的世界(2) (第2/3页)
方,根据覃瓶儿的描述,再对照历代土家人所处的环境,可以推断出,单靠一个或两个土司王的财力、物力、人力是绝对完不成这么浩繁的工程。难道这个集镇早就存在,或者,是从唐崖第一代土司王就开始修建的?
覃瓶儿见我低头不语,知道我在思考问题,也不出言打扰,静静等我说出答案。
我深吸了口气,努力理清头绪。人们对土司皇城的映像,仅仅停留在地面上那光天化日之下残破不堪的遗迹,也熟知土司皇城的规模是“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而这仅仅是土司王覃城在位时的规模,但唐崖历史上出现了十八代土司王,为何不见经传,也无任何传说?陈老在介绍土司皇城时,只重点介绍了覃城和墨氏夫人,对其他十七代土司王提得很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甚至都不清楚覃城上一代的土司王是谁,更别说覃城的祖辈、祖祖辈了。
现在知晓地下有这么大一个吊脚楼群,而且几乎达到一个小型城市的规模,我隐隐觉得除覃城之外,其他十七代土司王在历史上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岌岌无名。
据陈老所说,历代土司王都要对当时的朝庭俯首称臣,岁岁纳贡,进献之物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土司地区的富裕程度,要是每一代土司王都集中精力来合造这样一座集镇或者说是城市,财力上来说应该不成问题。至于人力,虽然硒都山大人稀,但能工巧匠为数众多,土家人又勤劳朴实,且土司制度总共经历了四百八十余年,从时间上来说完成这么一件浩大的工程也不是难事。
人力财力具备了,剩下的就是物力。从眼前这座吊脚楼来看,无论走廊、立柱、墙壁都是用平整的灰白石头建造而成,整体框架与一座石头房子差不多,对当时的生产力来说,要全部用石头建造这么大的吊脚楼,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困难。
我用手电照向吊脚楼的栏杆和立柱,边看边摸,查看了半天才惊奇地发现,栏杆与立柱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缝隙,浑然天成,而且石板之间笔直的条纹也是錾出来的。我心里震骇人不已,难道这座吊脚楼居然是用一整块石壁雕琢而成?
当我把这个猜测说给覃瓶儿听,她的表情告诉我,她也相当震撼。
愣了半晌,覃瓶儿指着石柱说:“鹰鹰,你看这种石头是不是和那两对石人石马的材质差不多?”
我一愕,用手电仔细一照,发现构成吊脚楼的石头与那两对石人石马的材质不是差不多,而是就是用的这种石头。也就是说,当年墨氏夫人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