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分界线还得向前移移 (第2/3页)
任秀峰展开作战地图,向中朝方军事分界线划定小组负责人汇报了第六十军已夺占的目标。
也就是说,你们老美和多国部队不是不愿意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想在战争中为自己争更多的地盘,甚至还想要让志愿军在谈判桌上受辱吗?
嘿嘿,现在事实的情况呢,却让你们这些帝国主义大跌眼镜,事实证明受辱的不是中朝部队,反而是你们‘联合国’军,原来的分界线的确是不管用了,因为我志愿军要重新划定分界线
“联合**”首席代表、美国陆军中将威廉?哈里逊很不幸地成了享受这碗凉水的倒霉蛋。
当中朝方代表向他明确实际接触线时,告诉这个可怜的人,我们必须在这张临时分界线上向前移上几十公里时,哈里逊脸上的表现极其丰富,他开始是诧异,然后是惊讶,最后都忍不住跳将起来:
“不对,要核对,要现地核对!”
“完全可以。”
中朝谈判将领胸有成竹,用一种好笑又怜悯的目光看关这个金发碧眼的怒汉,很潇洒地做了一个你请便的意思。
“乘直升机去!”
“现在没有停火,乘直升机易遭误击,乘马如何?”
“不行!”
“好好好。那就依你,乘什么都行。”
哈里逊一楞,觉得身上凉溲溲的,但是情急之下的他还是难以置信地对志愿军说出的话进行了紧急核对,结果让他非常的沮丧,当几个美军壮着胆子开着直升机带着他走到了志愿军重标示的分界线时,还没到呢就听到远处传来的枪声,差点没把他给打下来,可怜的哈里逊脸色无比苍白地发现,如果按中朝将领给出的分界线,他们似乎还占了一点便宜。可是不管怎么说,可以确定的是,志愿军的部队真的在两天未到的时间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四十余公里,这个发现让他再次诅咒起李承晚部队的无能来了。
6月16日,回到谈判桌上的哈里逊不得不认可了这个事实,双方参谋人员按照实际接触线重新校正了军事分界线。这次校正的军事分界线,较之于1951年11月27日的第一次军事分界线,向南推进了140平方公里。
这才是一大盆凉水,兜头浇在了艾总统和李总统头上,在志愿军将领的眼里,心里想着这下鬼子应该老实了,应该不会再提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条件,必然要老老实实地签字了吧。
所以那一会几个兵团都接到了命令,战争应该可以结束了,就连枭龙特种大队都被汪洋带着回到了基地之中,他们觉得恐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接到什么像样的任务了。
而第一八0师接到军里转来的兵团电报更是仿佛证明了这一切:
奉志司命令:6月15日,在板门店谈判的停战协定文本已经定稿,军事分界线已经划定。双方口头商定,16日0时以后攻占的目标一律不算数。因此,中朝联合司令部向全线各部队发出命令,从16日起,坚守阵地,不再主动出击,但对敌人向我发动的任何进攻,则应坚决予以打击。
当时李钟玄把电报递给唐明春、王振邦、袁本慧等人:“看看,多玄,咱差一丁点儿就捞不着打啦!”
可是这一回,李钟玄看走了眼,志愿军各兵团也没有想到,汪洋更是在心里的伤口还没有全愈的情况下又得带队杀出了枭龙特种大队的基地之中。
因为,大家都忘了一个疯狂的老头,这个老头总喜欢阴着脸搞着阴谋活动,可是一旦受到挫折却又常会有点彻嘶地底的精神质。
这个让人厌恶的老头子就是南朝鲜被美军扶植起来的总统李承晚,他叫嚣着要跟志愿军没完,他坚决不愿意就这样屈辱的情况下签订停战协议,这老子还做着一统朝鲜半岛的美梦呢
在他这种精神质的狂嘶中,红着眼像条受伤的野狗一般见谁就想咬。就连艾森豪威尔总统都把李总统给摁不住啦,这下子叫嚣着,如果美军要签订协议,可我们南朝鲜军队绝不认同,我们还能战斗,我们还能战斗
战俘问题解决了,分界线也订下来了,本来该说签字的事儿了。
板门店也确实是在这样准备着。
在停战谈判的帐蓬里,双方的文字专家都忙乎着逐条逐段逐句逐字逐标号逐符号地重新审定过去已经定稿了的停战协定文本,字斟句酌,争短较长。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工程部队也抓紧抢修从开城到板门店的公路和桥梁,他们把刚修好的沙川江的桥取名为“和平桥”。
从志愿军各兵团各军调来的停战监督小组的军官们到达了。
准备参加签字仪式的各国新闻记者到达了。
准备接收战俘的中国红十字会人员到达了。
为代表团增加的各种工作人员也陆续到达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