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章 科举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章 科举制度 (第2/3页)

员选拔问题。在大汉朝官员的选拔都是举荐制,也就是由高官名流举荐官员。这种制度很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制度官员都是由高官和名流举荐的,那么必然互相举荐各自的孩,从而出现了祖孙多少代都是高官的局面。而寒门弟要想当官比登天还难。

    而刘峰的选拔官员一开始是由刘峰直接任命,后来为了提拔符合自己理念的官员,刘峰建立了各级的教育制度,可以从学校里选拔合适的人才。但是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等到了现在刘峰拥有着五大州,几千万人口,这种选拔官吏的做法显然是不能适应了。因为很多官员可以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选拔成官员,而那些有才学的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推荐人,往往被拒之门外。

    所以刘峰当务之急就是要设计一套,适合河北政权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一种改进的科举制度——河北招考官员的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政务院会议,刘峰正在滔滔不绝地介绍他设计的考试制度。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会议上,军事部门的总情报部部长冯时也在座。

    “考试将分为政治、经济、学、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当然各招考单位,还可以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相关的相应课程,这样就能招收到适合本单位需求的人才。”

    “这种考试,不分老少,不分男女,不分地域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各招考单位在考前把本单位需要的人才向人事部报备,人事部在报纸上把预招考的职位和人数公布,考完之后,按照考试名次进行选拔。当然还要进行面试,如果成绩排在前面的人,被刷掉,必须要有非常合理的原因。”

    “这种考试是要糊名的,也就是说,阅卷人是不能看到考生的姓名的,防止舞弊行为。每年这种考试进行两次,每次前十名的卷要交给我亲自阅卷,定出当年的名次。一名叫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